幽灵机械_213章 难解难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3章 难解难分 (第1/3页)

    .还没等费恒想明白赫法蒂将军的打算,纳尔德舰队跟克莱德泽舰队几乎同时开火。

    虽然双方战士同时发动了攻击,而且纳尔德舰队战舰数量要超过克莱德泽舰队,但是克莱德泽舰队的火力一点都不比纳尔德舰队弱。

    克莱德泽人的炮火还更集中,他们能够在双方交手的一瞬间内部协调好相互攻击的目标,被它们攻击的战舰,很难逃脱失去战斗力的命运。

    反观纳尔德舰队,他们射出能量束的数量要多于克莱德泽舰队,但是缺少射击前的一种默契,这些能量束被分散了,所以战果不如克莱德泽人。

    费恒将克莱德泽这支舰队的素质跟自己通宇舰队做了一下比较,他不得不承认,通宇三支舰队即便最训练有素的第二舰队(影子舰队),跟他们差距依然明显。

    紧接着纳尔德舰队带着巨大的动能,冲入了克莱德泽舰队的阵型内。

    太空战中,舰队内战舰跟战舰组成的阵型,它们之间是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否则旁边战舰如果出现状况,不管是爆炸还是失去控制,都会影响到周围战舰。

    纳尔德舰队冲入克莱德泽舰队,虽然战舰智脑能够算出怎么样才能尽量避免装上敌方战舰,但这可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如此高的速度,很可能连智脑都反应不过来,所以交通事故是免不了的。

    克莱德泽人显然没想到纳尔德人会如此直接的冲入自己队形内,他们副炮战术在这种情况下居然发生了一定混乱。双方靠的太近,本来掌握好的间隙能够供后方战舰副炮火力穿过,但因为纳尔德舰队渗透入自己阵型内,这让他们极不适应,也就不那么默契了,副武器的效果直线下降。

    纳尔德舰队几乎在全速下冲入克莱德泽舰队中,这种速度下,就是实心的金属球,也会被撞碎,所以只要发生交通事故的,基本上就宣布退出战场。

    一艘克莱德泽重型战列舰,全舰副武器达到近千。主炮依然在充能中,副武器火力全开,向越来越近的纳尔德战舰喷吐着高能射线。

    突然之间该战舰向后飞射出数百公里,再一看这艘重型战列舰倒是没有爆炸,整艘战舰前端二分之一已经消失,它们化成了碎片向四周激射,这些碎片还击中了周围的倒霉战舰,嵌在了它们的舰身上。

    重型战列舰剩下的二分之一也并不那么完美,舰身全都扭曲着,在它的前端还插着一艘战舰,应该说是半艘小战舰。

    小战舰一看就知道是纳尔德战舰,现在因为如此强烈的撞击完全变了形,它尾部引擎居然还没熄灭,并且越来越亮。

    两秒之后,小战舰尾部的明亮突然收缩了一下,紧接着一股耀目的强光闪现而出,两艘纠缠在一起的战舰在无声无息中消失在原处。

    就在这个爆炸点不远处,另一艘克莱德泽重型战舰的舰首少了三分之一,打着横失去了控制,向远方飘去。刚才一艘纳尔德战舰跟它挂擦了一下,顺便撕掉了该战舰的一部分,造成它内部设备损坏,完全失去控制。

    周围的克莱德泽战舰跟纳尔德战舰相撞的有数十艘,这对整只舰队两千数量的战舰来说算不上什么,但是这数十艘相撞的战舰无一不是挡在前方的厚甲重型战舰,相较之下,纳尔德战舰撞毁的,轻型和重型都有,而克莱德泽舰队副武器战术没有得到发挥。

    算起来双方相错而过,纳尔德人稍稍占了点便宜。

    不过,这一回合的较量,纳尔德舰队的损失依然要比克莱德泽厉害,主要是刚才的齐射,纳尔德击伤克莱德泽舰队不少艘,但彻底让对方失去战斗力的,不到受攻击战舰的30,而对方克莱德泽舰队达到65,受攻击战舰一半以上都没法作战,受击爆炸的将近20。

    这种差距就是战斗意识和战斗经验的差距,当然训练也非常重要。如何在战斗的瞬间,选择目标,即要让目标受到高密度破坏性打击,造成敌舰失去战斗力,又不能过饱和攻击,浪费宝贵的机会和能量,这个问题其实真的很难掌握,只有最精锐的舰队才能做出这种近乎直觉的判断,实在是很难。

    克莱德泽这支舰队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战术发挥到了某种高度,费恒作为旁观着,不得不再次重新对这支舰队战斗力进行评价。

    别看克莱德泽舰队现在在跑路,但是费恒计算后认为,如果纳尔德这支第十四舰队不是人家的对手,如果强行追击,最终只能以溃败告终。

    所以现在要看维旺将军率领混合舰队第二回合的表现,费恒担心有些种族的舰队会出现避战现象。

    果然,多种族混合舰队回身时速度慢了,甚至有些拖拉,重新整队的速度也非常慢,有有意拖延的可能。

    这十个种族的舰队中,卡托族的表现最为突出,前一次攻击,它们损失也不少,但是回身果断,整队迅速,毫无拖延现象,不得不说卡托族战士的战斗意志确实比其它种族要强。

    当它们再次冲向克莱德泽舰队,赫法蒂将军所率领的第十四舰队已经快要跟克莱德泽舰队进行第二轮交手了。

    克莱德泽舰队受到两次袭击,他们的战舰丧失战斗力的不算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