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相见_第二章 支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支教 (第1/2页)

    流光是个争气的,他还算安稳的过了一晚,没有再发病,一觉睡醒,尽管还有些力气不继,呼吸困难,但都在可忍耐的范围内。齐褚明帮他检查了,也说是正常反应,大概三五天就会好。流光马上投入到工作之中。

    松哲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七月是全年温度最适宜的时候,可早晚还是有十四度以上的温差,孩子们早早就在操场上晨跑,看着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流光也觉得斗志昂扬。

    等分发完物资,就到了午餐时间,午饭是土豆白菜加豆腐汤,流光看着寡淡的菜毫无胃口。听校长说,这里的蔬菜水果都很昂贵,前些年更是只能吃白饭配辣椒。

    一上午的时间,流光对喀啦贡小学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里已经算当地情况比较好的学校了,全校加上教职工一共251人,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山区学校的投入,重新修缮校舍改善了伙食,这才保证了学生们每顿可以吃上两菜一汤。

    学校总共只有五位教师,老师们身兼数职同时教好几门课都是常态,平时还要负责做饭和杂务,实在是忙不过来。今年终于有钱,才雇了一位做饭的阿姨。就算这样,冬天室内零下十几度,比室外还冷,又没有暖气,学生们冻得不行,老师只能组织学生们跑步热身驱寒,等太阳一出,搬桌椅到外面上课,就这样挨过整个冬天。

    老校长早年送学生上课途中摔伤了腿,只能拄着拐杖上课,随着年纪渐长,他也觉得体力不支,本来前年就到了退休年龄,因为没有新老师愿意来,再加上舍不得孩子,他又坚持到现在。

    山区里的孩子大都上学很晚,白天要帮父母做农活,还要走很远的山路,有些干脆就不来上课了。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几年才回来一次,家里只有老人,很难再有多余的精力来教育孩子,少数学生成绩很好,想继续读下去,却因为家境的原因,不是早早结婚嫁人,就是要干活挣钱,只能放弃就读。

    一行人听了老校长的话,心情都颇为沉重,流光心里更不是滋味,自己没有经历过校园生活,父母却从来给他请最好的家教,更是从来衣食无忧,在优渥的环境里长大。他虽知道华国还有很多吃不饱,穿不暖,上不起学的孩子,却不及亲眼见到的震撼。他们带来的物资虽多,但对于条件恶劣的学校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还要常来,回去以后也要花更多精力带学生。

    下午来支教的老师们开始上班,流光教数学和历史,乡村小学的孩子基础薄弱,纵使流光提前做了很多准备,现在还是要推倒重来,他尽量深入浅出的讲解,从最简单的教起。他昨天才病过一场,现在还有些咳嗽,大声说话很困难,青年站到教室中间,耐心地讲解着知识点,阳光洒进来,柔和了他的眉眼,学生们看的痴了,不禁凝神摒气,更专注地听课。

    晚上吃过饭,大家围坐在篝火旁闲聊,齐褚明白天把才到的医疗设备送到县城医院,忙活了一天,现在刚回来,流光赶他去休息,齐褚明打量着流光,看他脸虽然还是没什么气色,却精神很好,他昨天一晚没睡,现在确实有些熬不住,他催流光吃了药,就早早休息了。

    这天,恰逢周末,老校长故作神秘道,“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那里是我们松哲人心中的圣地。”众人都被吊起了胃口,等下车,甘楚寺三字赫然印入人眼帘,寺庙金顶辉煌,明柱素洁,“甘楚是古语音译,意思是等身像,它是当地历史最悠久教派‘雍仲本教’的史传名寺。”老校长介绍道。

    远远就看到年老的阿嬷在转传经筒,目光虔诚,身后是身着红色僧服的年轻格玛,流光细看,发现她们是逆时针转动的,这倒是和佛教截然相反了。

    院中,是古老而高大的香柏树,相传是由敦巴辛饶亲手种下,据说树龄已有一万八千多岁,每年都吸引着无数信徒来参拜。一行人纷纷许愿,流光觉得有趣,也站在树下,双手合十,跟着做了。

    殿内,宝相庄严,佛光万丈,僧侣们盘膝而坐,手捻佛珠,打坐诵经。远处是碧空万里,苍穹茫茫,眼前,是龙首飞檐下悬挂的铃铛,迎风作响。

    从殿内出来,流光只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