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067章 惊喜的李渊 (第1/3页)
大唐,长安城皇宫内。 这段日子,李渊的心情不是很好。 不,应该说是非常不好。 自从女儿李秀宁率娘子军叛出了大唐之后,他的心情就一直没有好过。 前段时间,西面的薛举和李轨二人又联合入侵大唐。 李渊第一时间派遣次子李世民率军出征。 秦王李世民在军中有着极大的威望,能力更是不弱。 大业十三年,薛举军势益盛,号为二十万众,筹划攻取长安。 当时,李渊刚刚拥立隋朝代王杨侑为隋帝,入据长安。 薛举便留兵攻打扶风,李渊派遣次子李世民率军击讨薛仁杲,双方激战后,薛仁杲大败,唐军斩首薛仁杲军数千首级,薛仁杲撤回陇右,唐军追击至陇坻而还。 这也导致薛举对李世民多有忌惮。 要知道,薛仁杲乃是薛举长子,魁梧雄壮,骁勇善战,号称"万人敌",是薛举麾下头号大将,连自己儿子都惨败,薛举自然不敢小看李世民。 时隔一年,薛举卷土重来,并且还是和李轨联手,联军兵力多达四十万,号称百万大军。 关中震动,长安诸将无人敢战,李渊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次子李世民身上。 只是联军势大,战事并没有随着李世民的出征发生改变。 薛举李轨率大军侵入安定郡,主力军向高墌方向前进,而在东北、西南两翼,则派机动骑兵袭扰北地、扶风二郡。 这时李世民刚刚率军抵达高墌,只是刚到高墌,李世民就突然生了一场大病。 只得命行军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代替指挥。 临战前,还不断告诫两人,"薛举孤军深入,粮食不多,士卒疲惫,假如来挑战,小心不要应战。等我的病痊愈后,为你们打败他。" 只是刘文静,殷开山两人立功心切,没有将李世民的告诫放在心上,反而极力的想要证明自己,在高西南列阵,仗着人多不加防备。 薛举在探查清楚,唐军部署之后,秘密派遣了一支大军进袭唐军背后,唐军不防仓促应战,双方交战于浅水原。 这一仗,唐军惨败,唐军八位总管都败下阵,士卒死亡十分之五六,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均被俘。 李世民被迫撤军,联军占领了高墌,并收集唐兵的死尸堆成京观,震慑关中。 可以说,这次浅水原之战,是大唐立国以来,极为惨痛的一次失败。 不光损兵折将,甚至还动摇了大唐的根基。 关中无数世家都有了岌岌可危的感觉。 幸运的是,此战虽败,但是大唐真正的精锐未失,神策军和神武军,并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过这场失败的责任自然是要有人来承担的。 最终以刘文静和殷开山罢官,贬为庶民收场。 可是就算如此,大唐的局势依然风雨飘摇。 薛举和李轨联军在浅水原大胜之后,威势大盛,准备乘胜追击,夺取宁州。 只是宁州刺史胡演有些能力,死守不出击退了薛仁杲,这才让大唐有了喘息之机。 但是局势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因为李渊已经得到了消息,薛举有意借着唐军刚刚战败,关中骚动不安的时机,直接攻取长安。 这就让李渊有些坐立不安了。 李渊十分清楚,一旦薛举真的率军直取长安,对新生不久的大唐来说绝对是一场可怕的难关。 在这个险恶的关头,李渊不由的就想起了李秀宁,心中莫名烦躁。 如果不是李秀宁叛出大唐同时还带走了八万娘子军,大唐何至于会面临如此危机? “养不熟的白眼狼,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为了一个野种和野男人,就背弃家族,背弃朕,让大唐遭受今日窘迫,该死啊,当真是该死!” 在总总压力下,李渊的脾气变的暴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