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李自成惨败 (第1/2页)
哥舒翰何许人也?当年威震西北的大唐名将,本来一生都要盖棺定论功成名就时,大唐却爆发了安史之乱,老头子没办法只好再次披挂上阵,前赴潼关拒敌,结果因为大唐内部的倾轧,导致唐玄宗催促其出战,使得哥舒翰遭遇了一场打败,甚至还被俘虏了。 此言一出,洪承畴不得不叹了一口气,他如今手中虽有十三万兵马,可是内中真正的情况,恐怕并不会比哥舒翰好到哪里去。 说到底,还是敌我双方已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也绝非数量所能改变。 建虏军人数虽然不多,可是将士用命,骁勇善战,而明军则是人心混乱,八总兵各有各的算盘打,其次建虏皇太极、多尔衮、多铎这些人常常身处前线作战,对于两军情况了如指掌,同时也不会受到他人的掣肘。 反观明军这一边,洪承畴虽然担任蓟辽总督,可是上受皇帝遥控,兵部掣肘,下受制与监军,各总兵亦不能坚决完成指令,不能见机而作,因利乘便,可以说即便十三万人,却如同僵尸一般,丝毫没有灵动性。 明军在后勤方面也不如建虏,毕竟关外作战更靠近建虏核心地区,粮食供应及时给力,没有被切断粮道的危险,甚至还能让朝鲜提供粮食,反观大明如今内部混乱,顾此不能顾彼,处处叛乱,处处战争,后勤补给关外反而十分勉强。 除了指挥和后勤方面的差距,更直观的便是军队战斗力的差距,同样也非常巨大,甚至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原本明军步战就不如建虏,后来骑兵也不如建虏,再后来就连擅长的火器也不如建虏,仅仅从崇祯四年开始,建虏就已经开始学会制造红衣大炮,到了如今不仅火器数量多于明军,质量上也要优于明军火器。 这么多方方面面的差距,使得洪承畴深刻意识到此战的凶险,他绝不能因为锦州而使得全军陷入覆亡的境地。 只是如今有了一个张若麒,又有了皇帝的密旨,洪承畴也只能带着几分慷慨悲凉的心境,于二更时从行辕出发,一路形成长长的队形,向北而去。 大军趁夜一路行进,火把蜿蜒数里,直到再也看不见,而马蹄声也渐渐弱去,过去喧嚣的山海关城再一次陷入了寂静。 ...... 辽东战局的新变化,终究对河南、湖广方向的形势产生了新的变化。 首先是李自成,在他拿下了洛阳之后,很快就将目光对准了开封,因为开封副总兵陈永福和河南巡抚李仙风都已经率军去增援洛阳,整个开封都陷入了空虚的状态,很适合用一次突袭拿下。 可是朝廷在接二连三的吃亏后,开封官员们终于吸取了教训,他们的反应十分迅速,分派各官员亲自把守城门,由左布政使梁炳负责守卫东门,右布政使蔡懋德守卫曹门,管河同知桑开第守卫北门,开封府知府吴士讲守卫南门,而李自成亲自进攻的西门则是由巡按御史高名衡来把守。 注意,高名衡在这一堆大佬里面只能算小虾米,可是偏巧西门是李自成进攻的重点。 李自成此时率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