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6章 出题人:许万年 (第1/2页)
李世民拿出来的这个理由,也很能说服人。 用了这所谓的纸钱之后,宦官、宫女里通外合的事,的确变少了许多,风气一正,风都刮到了皇城外。 那人摇摇头:“这只是一个拿出来说的理由,并非真正原因。” “至于真正的原因,我倒是听到了一些只言片语……” 其他人就更好奇起来。 那人也没卖关子,直截了当地开口道:“据传闻是…朝廷采纳了许万年的建议,要发放新钱。” 新…钱? 这算是什么大消息? 读书人们不太能理解这个人,为什么会如此慎重的态度。 不过是要发放新钱而已。 以大唐现在的趋势,发放新钱,也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国力上去了,经济上去了,那发的钱不也正应当多一些的? 哪怕就是为了纪念。 史书上这般的事,没少发生过,按理说…以他们的见识,不应当对此一惊一乍的。 等等… 有人觉得自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惊讶一声,开口问道:“难道朝廷是要发行纸钱?” 这个猜测引得一片哗然。 前因后果,看起来还真像是那么一回事。 “这恐怕很难吧。”一个人端起茶杯想喝一口,但有些喝不下去,叹了口气,又把杯子给放了下来。 哪怕这件事是许万年有参与谋划,他也不抱有太多的信心。 纸钱这个东西,在大唐也不能说不存在。 但一般百姓接触不到,乃至于一般的读书人都接触不到,只有那些世家子,或者是做大笔生意的商人们,偶尔才会用到这种东西。 那种东西说白了其实也不能叫做纸钱。 一张条子,写好金额,再盖上自己的印,称它作“飞钱”。 在洛阳,用这飞钱付了款,能拿到长安来取钱。 局限性很大。 除非是像杜、伟、房李这样的大家,要不然就得是生意口碑做到一定程度的大商人,没有信誉保证,这所谓的飞钱只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 没人喜欢飞钱。 就是生意做的最大,许万年的那家大唐超市,也没任何一个人能用这所谓的飞钱。 主要是因为太容易造假了。 纸钱上面刻的是字、盖的是章,随便找个匠人都能仿出来。 像是那些大家族的“飞钱”为什么有人敢收?主要是那些大世家、大商贾,他们不忌假钱——甭管你是不是受骗了,把飞钱拿过去,他们一准先给兑了。 然后再去查假钱的事。 也不是没有抓着这么个机会,伪造飞钱,从那些世家、商人手里骗取钱财的人。 但结果嘛… 自然是很凄惨的。 他们既然有胆子把钱给兑出去,自然也有能力把这些兑出去的钱给收回来。 但推广纸钱,和这些人所用的飞钱有很大的区别。 “飞钱”更像是一种借条一样的东西,而要推行的纸币,那就是一种真正的货币了。 劣币的事…朝廷管得了吗? 朝廷管不了。 那更容易造假的纸钱,朝廷又谈何有什么能力管控得了? “不是纸币。”那个人摇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