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暴君_四十二、战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十二、战事 (第3/3页)

暗哨们都活动起来,偷迎了一批人马进城直奔皇子所在而去。

    老实讲,战争时期武帝竟把年幼的儿子们带来边城,是个将军将士都并不高兴,这意味着要分出一部分人手去保护年幼却高贵的皇子,意味着保国卫家的人手要被这种本不应有的小事给生生连累消耗一部分,意味着行差一步,便是胜战也有可能全城将士都因护卫不利而受天子之怒火。

    可武帝偏生要带人来,连鲧连将军听到自己被分为守城将军时简直像被淋了一盆冷水,心都冷透了:比起在后方窝囊保护小孩子而死,还不如上阵杀敌自己带几个胡人垫背被捅个透心凉呢。

    可帝令如山岳,不能半点动摇更改,连将军看着手下的兵士与儿子们,只得长叹一声,认了。

    一同守城的,还有参将连家二郎连烽三郎连薪,及年仅十四的六郎连锐。

    连家亦是满门忠烈,世代镇守边关亦有三十年之久,得了此令,脾气火爆的连六郎恨不得冲到官衙把姬苏打一顿,结果没等他动手,皇子身边的侍卫送来了姬苏的听瓮一物。

    姬苏不知道自己一个听瓮叫亲爹高兴与生气两掺时还帮自己消解了一点守城将军因为要护卫自己的不满,第二日送上的借箭一计,更是叫某位连家小将对自己起了好奇攀比之心。

    次日,得空的兵士们得了令,赶紧从城外割了草编扎草垛假人,入了夜后,随着连烽一声令下,黑鸦鸦的城墙上无声的放下了千百条草绳系好的假人。

    远远潜伏着观察大留的胡人大惊,赶紧向胡军大将报信:胤人偷放士兵下城来偷袭了!

    在伤营忙碌了一天,姬苏夜里睡得沉,半点儿没听到震响半边天空的喊打喊杀声,早早起来,按平时习惯蹲了马步打拳练箭后快速吃了早膳便又一头扎进了伤营。

    **************************************************

    “(秦军)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於前者,皆是也。”

    ——

    此处士兵生生咬死胡兵,乃根据此句有感而写。

    秦朝锐兵当时都有视死而归的拼命之能,这样的军队,叫人害怕。故为胤军来源。

    PS:关于小可爱们对于姬苏暴露出的智慧会不会引起怀疑的这个解释。

    其实在三十六章,姬武兄弟对话的时候就做伏笔解答了。当时是这样写的:

    他横抱着姬苏,把姬苏往怀里拢了拢,走了几步又回头:“阿苏猜到你要亲征。年幼便有此心智,大胤近三百年来,也仅开国先祖听闻如此。”

    姬武挑了挑眉,看向窝在于淳廷怀里沉沉睡着的儿子。

    这么个又小又脆,随便伸个手指就能戳死的小子竟聪明至此?

    也就是说,姬苏这样表现的人,其实并不是姬苏是第一人,在他之前已经有珠玉在前了。

    古人曾说生有宿慧,姬苏这样的表现因为有开国胤帝为样榜,所以被发现也只会被当成生有宿慧大有来头,反而不会往妖孽上联想。

    笑,每天章节里都在挖坑,看文的大家是不是灰常心累?(不怀好意脸)

    再,关于四十一章草人借箭。

    这是个大错误,事实上有小可爱(长佩小可爱sanyef)发现并提到:

    草人怕不是不个很好的主意,草人畏火,而城墙上无论白天夜晚,均要保持灯火通明,草人不易隐蔽,只要一轮射箭就会被敌人看穿,而敌方只要用火箭就可引燃草人,极易导致城头失火,反而会伤及己方。如果真的要在城墙上用这个方法,那么只能属于一次性的奇计,历史上有确实用于守城的草人借箭的记载,最有名的是唐代张巡将军的计策,他当时所在的城被围困,箭支所剩不多,就在一个深夜熄灭城墙上所有的照明,然后命人从城墙上用绳子往下放下大量穿着衣服的草人,敌方见了以为是夜袭,就用箭支狂射一气,后来天亮了才发现都是假人,当然上面的箭支就被没收了,过了两天张巡又在晚上熄灭灯火,用绳子放下真的士兵,敌方这回以为又是草人就没管,结果这回下来的是突击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可惜张巡将军最后还是败于粮食不足,他死守睢阳的那场守城战真的太悲壮,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唉,是中国历史上也凤毛麟角的守城战。

    蠢作者不知道此战,因此在文中写到姬苏想到,在此改正为:姬苏脸皮子一抽,恭敬对四人道:“苏有一想法,城中可使小儿扎芦垛或假人,胡蛮箭攻之时举城灭光,系绳垛或人放下墙,待箭满,再换垛换假人,如此一来胡蛮之箭反为吾大胤所使,亦能帮大胤省出箭支。及第三日,贼人以为仍是芦垛不肯放箭上当,吾等再系兵士放下墙,可袭之措手不及。”

    感谢三国演义,感谢诸葛先生草船借箭。

    更感谢张巡将军,若无张将军昔年悲壮卫国死守睢阳,自己又怎能正好用于帮大胤想出这么一招省下一些战争资源与成本的方法上呢?

    在此非常感谢sanyef。比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