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为一方造福 (第1/2页)
宋知州一直对苏轼很客气,对他的才学更是推崇。 苏轼认为宋知州是礼贤下士,因而并不赞同妻子的话,只是不想让妻子难过,才未反驳。 王弗接着说道:“那位章惇与官人是同科进士,腹内蕴藏锦绣,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只是我总觉得他心思深沉,恐怕不是一个大度的君子。官人与他好时便好,若将来有了嫌隙,只怕最狠毒的也是他。” 嘉佑二年的状元名叫章衡,是章惇的族中侄儿。 他耻于在侄儿之下,愤而不受敕诰,继续回家苦读,又在嘉佑四年考中第一甲第五名,由此入仕。 因为此事,苏轼对章惇也是格外敬重,认为他有文人气节,兼之章惇长相俊逸,言行潇洒,和苏轼一拍而合,成为莫逆。 听着妻子的话苏轼已经有些不耐烦。 王弗的劝告还在继续:“那何琛和杨石头是你下属,敬重不足却吹捧有余。官人可还记得先帝时的寇准和丁谓两位宰相?丁谓是寇准提拔,一次寇大相公胡须上沾上汤汁,丁谓就立即上前擦拭,被寇大相国当众斥责‘溜须’。 丁谓怀恨在心,迫害了寇大相国。寇大相国于丁谓来说有知遇之恩,丁谓此人也确实有才华。但寇大相国的结局不可谓不凄凉。官人性情直爽,但官场不是家里,同僚更不是子由弟弟可全心托付。” 苏轼本就刚直,他认为与人交往真诚是第一。 本就醉醺醺的他再也听不下去,脱了鞋就倒在床上。 王弗无奈,上前继续道:“官人凡是要留一个心眼,待人也不能拿出十分的真心,才能保全自己。当年寇大相国就是前车之鉴啊!” 苏轼哪里肯听,干脆翻身背对着妻子。 到了这个时候,再说下去就该吵架了,王弗只得闭了嘴。 多年后,苏轼在仕途沉浮,都是因为他清高自负的个性,那时懊悔年轻时未听发妻劝告,早已来不及。 凤翔府外城隍庙。 庙里刚修缮过,后面的几间房住满了乞丐。 不,准确的说是墨门弟子。 凤翔府地处边境,墨门弟子不多,拢共也就一百多号人,还分散在四处。 如今就在凤翔城内的也就二三十人。 这天夜里,这二三十人凑集在了一起。 其中有个领头的叫虎二,下面的人都称他为虎老大。 虎二道:“君上有命令,让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苏轼大官人的安全,还要查探凤翔府内的民情,以免苏大官人被蒙蔽。如今衙门已经下令释放因无钱赔偿徭役损失的无辜百姓。可那些贪钱的皂隶,居然扣着人不放!” 下面立即有人道:“虎老大,咱们是不是该立刻报告给君上?” 话音刚落,就有人反对:“君上远在汴京,消息一来一回就得大半个月,太耽误工夫了!” “那咱们直接去告诉苏大官人?” “咱们是乞丐,苏大官人能相信咱们么?况且我们是墨门弟子的身份是不能暴露的。” 众人一顿讨论,最后还是虎二开口道:“无论如何,咱们得想个法子让大官人晓得。不能让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