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风雪_二、寻旧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寻旧人 (第1/2页)

    信纸的边角已经磨到发毛,若看得再细致点,能发现纸背还衬了层厚些的纸。是严郁覆上去的,他怕原本的纸太薄,碎了。

    内容早已经记着,烙进脑中——

    平安,勿念。

    四个字,力透纸背。

    许是写得匆忙,等不及晾干,还有墨印儿晕到一旁。这是苏敏行最后留给他的一句话,同样是这两年里唯一的一封信。

    征战时传书尤为不易,严郁这两年多是在市井传闻里听到苏敏行的名字:先说苏敏行儿戏,不知轻重,怕是要成魏国罪人;说着变成苏敏行首战告捷,许是运气好,谁说得准呢;后来成了苏将军足智多谋、智勇双全,一路入龙潭捣虎穴,置生死于度外,忠君爱民。魏国得此人物,国之大幸。

    闲来无事,严郁能听他们说上半天。当他人口中的苏敏行与自己记忆中那个叠上时,好像那个人就在不远处,明日便笑吟吟地出现,问他可有时间赴宴。

    变故发生在凯旋前夜。

    汉河之战魏国大胜,逼得敌人退至对岸。穷寇莫追,苏敏行与众将领商议少时,决定加派兵力驻守汉河县,并通知地方官吏组织修葺城垒,自己与其余主将返回复命。

    对岸的火光渐渐远去,月在中天,苏敏行看着滚滚江水想起来久别的故人。梁城那人好山河盛景,下次倒可以带着他来。

    想着,离江水又近了些。

    便是此刻,趁着众将士松懈的功夫,不知从哪冒出一个敌军打扮的直奔向苏敏行。那人嘴中喊着听不懂的内容,眼中是打算同归于尽的狠色。尽管有人反映过来拈弓搭箭,在那人落崖那刻,苏敏行还是没能逃过。

    两人转瞬淹没在长河之中。

    去时少年意气风发,披甲执枪,归来时只有那匹陪了他两年的白马替了主人。明星陨落,除了刹那的亮色,什么也没剩下。

    苏家人找了身旧物入棺,天家的赏赐一批批入府。丧幡之下,三谢皇恩。

    严郁第二日便动身汉河,他离家前说的是天下既定,想走走转转,只有随他出行的这部分人知晓他是要去找苏敏行。

    死要见尸,既然没有没有带回尸身,就活要见人。那封信上说着平安,便一定平安,苏五郎向来言出必行,一诺千金。

    *

    叩门声打破了雪夜的沉积,严郁下意识起身,身形一顿又坐了回去:“进来吧。”

    来者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皮肤晒出麦色,眉毛浓密,面相忠厚。身上没来及抖落的厚雪化成水,落地上一片水渍:“汉河县周边村落已找遍,还是没有苏将军踪迹。”

    严郁垂眼,抚了抚信,道:“这汉河水急,指不定会把人冲到更远的地方……”话落他抬头,“张生,不如我们接下来沿着汉河找如何?”

    张生想了想,答了别的内容:“公子,老爷又来了信,快要过年了,咱们还是回去吧。或者您回去,让老爷多派人手,小的带着找。”

    “我不是说过,此事如何能告知爹娘,甚至不能有太多人知道。天子已追封过的人,我却还在找着,是觉得天子不可信?不能给家里添乱。”严郁盯着地上由点成片的水渍,道,“继续找找吧,或者你们先回去,我再转转,让爹娘不必挂念我。”

    此处的风雪甚是冰寒,虽然苏敏行不畏寒,可这过于冷了。严郁说不清自己在想什么,想了很多,又似乎脑海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想。他不知道张生什么时候离开的,回过神后只听见窗外风如兽吼,拍窗声不绝。

    他拿出地图,沿着汉河看下一步要去的地方。

    天一亮就向东出发,让张生回去罢。张生跟着自己出来五个月了,够久了。可以到一处便组织些当地人帮自己找,这些人熟悉地形是其一,其二若是多了个外乡人,他们总知晓得更快。

    门再次被叩响。

    严郁以为是张生折回来劝自己,本不打算应声,又恐万一是苏敏行的消息。他坐起来披上外裳,道:“何事?”

    敲门声顿了顿,无人应答,唯有敲门声重新响起。

    严郁眉头微皱,扬声:“进来罢。”

    可这人竟像没听见他,还是不紧不慢地敲着。

    不大对劲。

    严郁垂眸,张生不曾更不可能这样,窗纸上的模糊身影不像是孩童,是谁在这雪夜里同他开玩笑?有个答案就在心底,可他不敢想。

    系好里衣披上外裳,严郁把轻颤地手握成拳才能稳住身形:“稍等片刻。”

    敲门声当真停了。

    重掌上灯,严郁挑了个背风处放它,怕开门的风把灯卷灭,看不清周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