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术档案_分卷阅读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 (第1/2页)

    ,凡事都有例外嘛,这不就跟咱们借兵了么?我告诉你啊,待会儿到了那边机灵点,虽说犯罪现场是刑侦、痕检和法医的主场,但这次到底在人家的地盘,咱们和刑侦都是以‘协助’的名义过去的,最多也就是个打个辅助。相关条文上也写的很清楚,像是疑难、复杂案件……”

    孟尧远边说边掰起手指点头:“哦,就是那些棘手的,敏感的,不好下判断的,牵连广的,狱侦科不知道怎么下手的,这时候就会以书面委托的形式跟公安机关调人,目的是确保勘验、检查的质量。咱们出完现场做完鉴定,出一个书面报告,就算交差了,千万别喧宾夺主。至于这案子以后破不破,怎么破,犯罪嫌疑人怎么处理,别说咱们了,就是陆队也没有权利过问。”

    *

    要说孟尧远这人,也是痕检科一景儿。

    痕检科就属孟尧远平日话最多,和惜字如金、言简意赅的薛芃刚好是两个极端,新人初来乍到,要想尽快熟悉环境,只要跟着孟尧远混一个月,听他那个嘴叭叭的一通科普,保准比自己摸索来得快。

    但只要出几次现场就会知道,要真想快速学到干货,还是得跟紧薛芃。

    说来也奇怪,整个实验室大楼,唯一和薛芃走得近的也就是孟尧远,这两人一动一静,一个负责说,一个负责听,反差很大却又异常的协调。

    孟尧远话多,有时候连冯蒙都嫌他聒噪,薛芃性子冷,不爱笑,难相处,谁也摸不准她的喜好,不知道该怎么亲近她,可整个实验大楼,却只有薛芃能忍受孟尧远那张嘴,而且从没见过她露出过一丝不耐烦。

    刚好,两人都是一毕业就跟着冯蒙,算是“嫡系”,平日也都会尊称冯蒙为“老师”。

    冯蒙在专业上的严要求也是出了名的,对男女学生要求一致,也不管出现场上山下海有多辛苦,就只有一句话,“你去不去”。

    孟尧远对薛芃的最初印象就是因为出现场,这种“脏活”有多辛苦,去过的人都知道,所以即便是在全国,也数不出来几个女痕检。

    这不是性别歧视,痕检的工作强度别说女人,男人也没几个架得住,绝不是简单一句“不怕苦不怕累力气大耐性好”就能概括的,不但要二十四小时待命,还要学无止境,有足够持久的热情和耐心,要用一辈子的时间积攒专业以外的知识。

    要问当痕检怎么进步快?无外乎就两点,一是有个好老师,二是多去见识现场。冯蒙既然能率领痕检科,知识储备自然不在话下,跟着他自然能飞速成长,只是难免要都要经受降维打击。

    至于犯罪现场,别说是薛芃一个女人了,就是把实验室里所有男痕检、法医都算上,孟尧远也没见过有有谁像薛芃一样,平时耷拉着脸,一听到要出现场就精神抖擞,两眼发亮,跟着冯蒙冲锋陷阵,跋山涉水,从没抱怨过一句。

    孟尧远起先还以为薛芃就是死撑要面子,也亲眼见过她实习的时候被叫去给正在解剖高腐尸体的法医季冬允当辅助,听说她那天刚给尸体拍了三张照片,就忍不住冲出解剖室大吐特吐,很久都没回去。

    直到季冬允叫痕检科再派一个人过去,大家才见到薛芃扶着墙回来了,她脸色比纸还白,白里还透着青,可嘴上却一个字都没说,重新穿好装备,再次端起相机,一直撑到结束。

    像是那种高腐尸体,颅骨一开,绿汤就流了一盆,更不要说那惊人的恶臭和肚子里存活的小生物了。

    那阵仗,别说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