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欢[伪父子]_二十八:北疆从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八:北疆从军 (第2/2页)

字。曲默也识相地没有出口回绝,待吴仲辽走远了,他便顺着来时的梯子,老老实实地爬了下去。

    言传北疆三万狼头驻北军,个个身强体壮、力壮如牛、杀敌猛如虎,然而言传终究是言传,算上老马这样从当地拉过来充数的庖子,也不过两万多点零头而已。这些驻北军又分为五营,东西南北中,而曲默所在的便是“中营”。

    寻常人一听“中”这字,那必定会认为中营里是什么精英人物,再不济也是边塞要卡、战略要地。

    然而恰恰相反,这驻北军中营的营地被其余四营圈在中央,兵力不过一千五百余人,还尽是些老弱病残的兵,被发配到这处来看看粮草,喂喂马匹。也便是常说的:颐养天年。

    曲默一行人跟着曲岩到了北疆,而后便被零散地分配到五营之中。

    这些人中,如若家中有人在京城打点,那在北疆便能分到离内地最近的西营去,每日练练刀枪,也不必担心哪日在了望台上被抹了脖子;其次好点的便是北营。

    而像曲默这样爹不疼娘不爱,军中仅有一个不靠谱的兄长,那自然是要在中营里养马的。

    邱绪是安广侯世子,虽然他爹有些烂泥不上墙,但祖辈跟着开国皇帝打江山留下的积威仍在,北疆遥远,燕京邱绪他爹干的那些混事也传不过来。故而两人虽是一道来北疆,邱绪开头便在驻北军的大将军手底下当卫兵,混得要比曲默好得多得多。

    曲默听闻这校场里原先是有个半人高的方台的,但吴仲辽几年前来任教,头一回到校场来巡视了几圈,只说了一句话:“着人把这台子拆了,碍事。”

    打那之后,那台子便没了。

    而这会儿,吴仲辽像是有意要给这一校场的人看似的,专门挑了个人多的地方,而后一挥手让众人散开,他从兵器架上挑了一杆红缨长枪,投过去扎在曲默身旁的地上:“来,我瞧瞧你是怎么个得心应手法。”

    地上冻泥经年不化,而那杆长枪却直直插在了那地里,银色枪头全没在泥里,周遭溅出些带着冰渣的碎泥来。

    曲默见此,面上也不多讶色——吴仲辽的名声在外,虽然现下不知因何被丢在这中营里了,但一身的功夫该是还在的。

    众人顺着那柄长枪,便看见了直直走向吴仲辽的曲默——他走路也走得懒洋洋的,像是才睡醒似的。而因着年少贪长的缘故,这人瘦高,头上一顶不甚干净的羊皮毡帽盖住了大半张脸,但仍可看见他左脸上戴了一张银色的面具。

    众人便都问此人是谁,能让吴教头亲自动手调教,然而四下问了个遍,结果都是一句:不知。

    他们只知道两个月前营里来了个新人,据说是高官子弟,因私逃天牢才被发配到这处来的,可却一直没见过这人露面。

    许是曲默这人骨子颇有些随遇而安,他在燕京时便是丞相家娇生惯养的小公子,到哪处都是众星捧月的,而他也便遂了众人的意,当了好些年的纨绔。

    但到了这苦寒的边疆,他却也羊皮毡帽一盖,除了皮囊实在有些过分的俊俏外,他与其余人也无甚不同,像已经在这地方待了三年五载似的。

    他只跟同伍的人说,自己姓曲在家里各兄弟中排行老三,太穷取不起名字便叫曲三,众人竟也信了。

    只因着这北疆这地方,为了孩子好养活,叫做阿猫阿狗也是常有的事。与这些比起来,曲三已经是个了不得的体面名字了。

    曲默拔起地上的长枪,朝吴仲辽走去,他身后的人也向着两人所在的空地聚过来,渐渐围拢成一个圈,留出一块宽敞的地,供二人施展手脚。

    两人相隔约莫五步,曲默站定了,一本正经地说道:“教头可得手下留情,我要是缺了胳膊少了腿,回去可讨不得媳妇了。”

    周遭众人哄然大笑。

    吴仲辽也笑,那笑声却很低沉,从胸腔里透出来,有如刀剑喑哑般。他手里一柄厚背大刀,一臂半长,立在地上,“这好说!”

    而后,吴仲辽便向迈开步子,猛然向曲默扑去,他手中挥刀横劈,刀尖破开冷风,只逼曲默面门,可无半点手下留情的意思。

    好在曲默早有所备,他身子一偏,灵巧地错开刀锋,而后以长枪枪身击在那大刀的侧面,想要将借力使力,却不知是刀太厚重,还是吴仲辽的劲道太猛,曲默只觉触及刀侧时,整个枪身都在震颤,而他也被弹地猛然向后退了两三步,才稳住身形。

    吴仲辽却将厚刀一转,看起来毫不费力,他反身望向曲默,黝黑的眼睛里闪着些许赞赏,而后说道:“再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