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纳税大户_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第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第2节 (第1/3页)

    她还真不能不出息。

    玉格抬头看向多尔济和陈氏。

    多尔济算是个爱女儿的好阿玛,至少他从没想过要卖女儿来贴补儿子。旗人看重姑奶奶,从他特特的把两个女儿叫来商量这事就能看出。

    但此时,原本还有些愧疚和难为情的多尔济,听到妻子和两个女儿都这样劝说,脸上的那点不自在也尽去了,只动容的对着大姐儿承诺道:“你放心,阿玛一定给你陪一份厚厚的嫁妆。”

    陈氏的神情比之多尔济要轻松得多,她虽然是旗籍,却是汉人入的旗籍,她不是不爱女儿,只是自小学的就是三从四德,也用这一套教导女儿们,所以这样的事,在她看来再天经地义不过。

    若有哪一处不对,也是不该同女儿商量这样的事,这样的事,做阿玛额娘的定了就是了。

    做阿玛额娘的难道还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玉格低头吹了吹茶碗上飘出的热汽,这件事,她虽然是当事人,但因为年纪小,却是个完全做不得主的。

    她若说不入学,阿玛会想劝她罚她,而额娘和姐姐们会边拦边劝;她若是死也不肯入学,阿玛会灰心丧气,而额娘和姐姐们大概会哭死过去。

    况且,也没必要把事情弄得那样难看,就如阿玛所言,家里还完了债,他又有钱粮俸禄,日子慢慢就好过了,不过是一时艰难。

    入官学的事情说定,陈氏用手指挑出玉格脖子上戴着的玉石,爱之不尽的用手指摩挲了片刻,确认她好好戴着,又重新放进她领口里贴肉戴着,催她赶紧回屋睡觉,明日她便得早起进学了。

    次日,天还只是蒙蒙亮,玉格就被叫了起来。

    陈氏帮着多尔济穿戴,玉格则站在大姐儿和二姐儿面前,任由她们给她裹上一层又一层的厚衣服,不住口的嘱咐着保暖行路等种种小事。

    三姐儿和四姐儿今年刚好十三岁,又正好碰上大选之年,家里便不让她们干活,但她们今日也特地早早起了,笑着站在一边帮忙倒水兑水。

    五姐儿和六姐儿年纪小些,性子也格外活泼些,笑着说大姐二姐再给多裹几件,就给玉格裹成球了,这样摔一跤,便在冰上滚着走,必不会迟了。

    这话听得陈氏轻斥了两句,却叫多尔济、三姐儿、四姐儿几个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大姐儿和二姐儿又忙着给玉格减衣服。

    这样的早晨,忙乱又透着欢喜,玉格也不禁眉眼带笑。

    却突然,院外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多尔济奇怪道:“这会子,是谁来了?”

    这个时辰不是串门说闲话的时候,各家各户要么忙着去当差、要么忙着去上学,要么的还没有起床梳洗。

    陈氏有些紧张,“不会是玉格上学的事出什么岔子了吧?”

    多尔济心里头也有些说不出的不好的预感,但还是摇头道:“不会,这都是说定的事,印文都送到国子监了。”

    二姐儿到外头开门,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约摸十五六岁左右的小姑娘,她手里牵着一个小女孩,女孩看起来极年幼,大约只有三四岁。

    第3章

    两人看起来可怜极了。

    小姑娘的身形单薄瘦弱,身上胡乱的裹了几件乱七八糟不合身的单衣,头上肩上落了一层雪,身子在寒风中打着颤儿,看向他们的目光胆怯又期盼。

    小女孩紧紧靠着小姑娘的腿,袖子裤腿皆长出一大截,娇嫩的小脸被寒风吹得通红,一趟鼻涕在鼻下嘴唇上结成干涸的迹印,正懵懂好奇的偷瞄他们。

    “你们是?”二姐儿不认识眼前两人,转头看向阿玛和额娘。

    她们看形容像是上门乞讨的,可就是上门乞讨也不该在这个时候,到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