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_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4节 (第2/2页)

以及自己屡次求亲的低姿态,那彦图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好一个把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六公主!

    既不中意他,又何必屡次撩拨他,让他出了这么大的丑!

    看着窗外繁华的亭台楼阁,那彦图狠狠地捏紧了拳头。

    总有一天,他要踏平这繁华的都城,粉碎那嘉佑帝的江山,让那胆敢如此玩弄他的六公主,变成他身边最低微的女奴,他要让她匍匐在马鞭下苦苦求饶!

    第12章

    醇亲王是嘉佑帝最小的弟弟,当年夺嫡之争最激烈的时候,醇亲王年纪尚轻,母家也不显,只能投靠一个他看好的哥哥。

    最后他赌对了,他所投靠的嘉佑帝登基上位了。

    于是,他被留在了京城给嘉佑帝办差,一开始就领了郡王爵位,因功又从郡王升到了亲王,遥领了江南的一块封土,年节也时常有丰厚的赏赐,算是前一代的一众皇子里过得最风光的了。

    翰林院官员来宣旨的时候,醇亲王,王妃,以及他们的独女新晋的安和公主李舒仪,在听完圣旨的内容全都傻了。

    谁也没想到,突然就这么大一个噩耗降临在他们身上。

    醇亲王妃当场就瘫软了过去。

    “母妃!”安和公主连忙膝行过去扶住了母亲,又拉了下父亲的衣袖进行提醒。

    回过神来的醇亲王颤抖着手接过圣旨:

    “臣接旨,谢主隆恩!”

    然后就跪在那里不动了。

    安和公主将母亲交给侍女,自己拿了个装着银票的荷包塞到了负责来传旨的翰林承旨手上,带着几分不着痕迹的讨好,道:

    “大人,母亲之前就身体不适,乍一听这好消息便大喜过望,还请见谅!”

    醇亲王与王妃青梅竹马,感情极好,子嗣再艰难,醇亲王也没有纳妾。

    因此前面很多年,两人都只有一个女儿支撑门户。

    为此,醇亲王对这个女儿的教养极为精心,有时候朝堂上的事情也不瞒她。

    正是因为如此,安和公主明白,她的那位皇伯父并非是个心胸宽广之人。

    哪怕明明这件事是他不厚道,下面的人也不能表现出怨恨不满,否则不但没了这份人情,更容易引起嘉佑帝的厌恶。

    所以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翰林承旨,他们也要小心对待,免得传出去不该传的话。

    她的这一动作,才让醇亲王勉强提起心神,去招待传旨人员。

    不相干的人员一走,王妃便搂着女儿嚎啕大哭。

    “我的儿啊,你怎么这么命苦……陛下怎么那么狠的心啊,我们只有你这一个女儿,还要把你嫁到蛮荒之地……”

    安和公主动作轻柔地拍着母亲的后背安抚,闻言轻声道:

    “正是因为父王只有我这一个女儿,才能勉强够分量顶替真正的公主。”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醇亲王妃突然推开她,急切地站起来道:

    “你父王是陛下最器重的兄弟,我们去讨个恩旨,让他不要把你嫁过去!”

    安和公主无力地摇了摇头:

    “没用的,圣旨已下,岂能随便出尔反尔。”

    醇亲王妃咬牙道:

    “我亲自去求他!他要是不答应,我就吊死在宫门口!他一个做大伯子的,总不能把弟媳妇逼死!”

    说着,就跌跌撞撞地往外走,显然是想立刻行动。

    安和公主为母亲的决绝心痛又心惊,泪流满面地拉住了她:

    “母妃,不可!您冷静点,想想父王,想想弟弟!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不能为了我一个人牺牲全家!”

    醇亲王妃也想到了自己丈夫这些年有多么不易,在皇帝手下办差是何其小心翼翼地揣摩圣心,历经多少艰难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她其实知道,自己就算吊死在宫门口,也无法让皇帝收回成命,只能让他记恨整个醇亲王府。

    可如果什么也不做,便只能让女儿去和亲。

    那无异于是让她去送死。

    进退维谷,做什么也没用。她绝望地大哭起来,几乎又要厥过去。

    安和公主生怕母亲哭出个好歹,顾不上自己伤心,连忙将母亲抱住,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安抚:

    “母妃,没事的,不管嫁到哪里,我都会好好活着。您不要怄坏了身体,为弟弟和父王想想,好吗?”

    “振作起来,您和父王还有弟弟都好好的,我在西戎才有底气。”

    醇亲王妃慢慢止住了哭声,安和公主见状又道,

    “还有啊,和亲远行几千里,那边又贫瘠蛮荒,光靠内务府是不行的,您得帮我好好准备一下。”

    听到这话,醇亲王妃有点着急起来,推开她擦擦眼泪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