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皇孙_第13章 上课进行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 上课进行时 (第1/2页)

    朱雄英想着想着,突然脸色一变:

    “今儿个谁是教课?”

    朱柏嘴角抽了抽:“还能是谁,黑脸神呗”

    “啊...”朱雄英瞬间就像失去了浑身的力气一样,瘫在了椅子上。

    给储君和皇子教课,自然不可能是一个人,实际上,在洪武朝,皇子上课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且杂乱。

    学经,学史,学诗赋,书法,事君,礼仪,民事,刑律,算数等等,有时候根据国情,甚至还要学习兵法。

    譬如秦王,晋王,燕王等边塞的王爷,都是先学兵法,再上沙场。也是在大本堂纸上谈兵了好一阵子,朱元璋才同意上塞领兵。

    直到英宗土木堡之变后,文官掌权,皇子的学习项目才渐渐的转到儒家典籍。

    这么多东西,自然不是一个先生教,也教不过来。

    除了有一个专门管教课的常备官以外,詹事府、翰林院和六部也时常需要过来露个脸的。

    甚至六部的堂官,尚书和侍郎,也常常被抓壮丁,有事没事兼个职。

    而兵法,一般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兼任,讲讲布阵,看看地图啥的。

    干的就是纸上谈兵的活儿。

    而专门管教课的官儿叫左春坊左赞善,东宫的官,妥妥的太子党。

    自从宋濂牵扯胡逆党流放,死在半路上之后。

    如今管着这一摊子的是一个叫李希颜的老夫子,就是朱柏口中的黑脸神。

    因为整日的扳着一张脸,从来没见过他笑过,朱柏他们就给起了这么个外号,还算贴切。

    李希颜,字愚庵,老家在河南郏县。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对于郏县,朱雄英想了想,那里的焖面很出名,做法不同于常规做法,面条先蒸,断生后,需拌以明油,铺在菜码上,然后上笼屉再蒸。

    这样做出来的面条劲道有嚼劲,油水和料汁沁到了面条里,不腻还入味。吃着别有一番滋味。

    面条好不好先不谈,这个李希颜却有些一言难尽。

    用几句话来形容就是,严肃较真,油盐不进,且十分的不近人情。

    教课真的是一把好手,博学多才,学识渊博,说到什么都能给你聊上两句。

    但是一向秉承着能动手咱就别吵吵的行事原则,漫说朱柏他们这些调皮的王爷,就连朱雄英都没少挨老夫子的揍。

    这已经是十分僭越的事情了。

    按照朱柏的说法:这个李希颜纯属混账。老小子教课不但喜欢动手,整日还琢磨着怎么告状!

    他打完之后,大哥接着打。关键大哥打人...

    疼呀...

    相比较而讲,他们更喜欢另一位先生,那位先生不仅论调鞭辟入里,主要还讲课诙谐,跟个老小孩似的。

    正在朱雄英发愁的时候。

    “咳咳...咳咳”

    李希颜已经到了殿门口,倒是不认生,也不用人请,自顾自的走到讲桌前。

    看见下面的皇子们都有气无力的瘫在那,只有一个朱椿坐的还算端正。

    不由得眉头一皱‘啪’手中的戒尺猛地拍在桌子上;

    “一日之计在于晨,值此旭日东升之时,农夫都已经下地干活了,皇上和太子亦上朝召见群臣,众位皇子殿下怎能如此懈怠?”

    耳朵旁猛地一炸,几位小王爷吓得一激灵,连忙站起身来:

    “先生,雄英(朱柏、朱椿...)有礼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