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西洱河之战(一) (第2/2页)
对万南山说到。 “只怕有数十万。”万南山也是心头一震。 陆千年拍马赶到,“敌军人多势众,想是集全国之力做好了和我们决战的准备,再加上吐蕃的大军,想要过这西洱河只怕不易。” 李九州便命先扎营,等待杨国忠一行。 敌军也并未主动出击,一看这阵势,若是唐军不主动进攻,不几日便会粮草耗尽。 杨国忠带着大军已经到了。 见了敌军这形势,杨国忠大惊,“没想到南诏还有这么多士兵。” 南诏贫穷,因为其募兵制度仿照大唐府兵制,只要从军,家中便可免税,是以全民皆兵,战斗力亦不容小觑。 何况唐军已到家门口,人人都抱着守卫家乡的心态,自当死战。 李宓宽慰杨国忠:“这帮蛮子打仗全凭勇力,咱们避其锋芒,以计取之,当可获胜。” 杨国忠却不太相信,只说道:“敌军势众,准备充分,俗话说穷寇莫追,我等现已取得大胜,不如班师回去。” 李宓有些担心:“我军若回去,敌军必定复返。” 杨国忠直摇头,又下了那道他常用的命令:按兵不动。 一面派人向朝廷奏报:已大胜攻至南诏都城,南诏已服,请求准予班师回京,留李宓为剑南道留后,防止敌军反扑。 杨国忠就这样把李宓给卖了。 李宓自己策马来到前方,见李九州亦在,便下马,看着南诏大军秣兵历马,直叹气。 李九州好奇,问道:“李御史为何叹气。” 李宓尚自长叹不已,说道:“南诏受圣朝册封,称臣纳贡,不违不悖,岂有风云突变之理?自古征战无情,知交对垒,弟兄仇杀,血染沙场,天理良心何在!” 素闻李宓和南诏国王阁罗凤关系很好,这场战争,他也知道是大唐不对在先。 李九州于是安慰他:“为将者当禀忠于国,如今君命难违,纵然洞悉事态原委,也无回天之力,李御史何苦伤精费神!” 李宓一奇,“你怎知此中缘由?” 李九州方觉失言,自己年纪轻轻,之前久在长安,又怎会知道这场天宝战争其中的缘由。 李九州嘴唇张了又张,将“我是个穿越者”这句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李宓见他不说话,便找了个话题:“久闻李将军乃药师后人,先前所见,果是勇猛,真不愧是将门虎子。” “不敢当,李御史才是为国尽忠。” 李九州并没有恭维他。 两年后,皇帝会再命李宓与何履光带兵十余万征伐南诏。 他的五个儿子也会在征南大军之列。 李宓最后的结局,是兵败,和五个儿子一起投洱海殉国,死得忠义。 而李宓两年后的兵败,是唐王朝“第一次”败给南诏,即便死了,却还要遭受世人的唾骂。 当然,这些只有李九州知道。 一想到这些,李九州不禁有些同情李宓,咬牙忍泪。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李宓还道他是因为知道这是一场无端的战事而难过,反倒安慰起他来。一梦三四年的拐走杨玉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