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逍遥王_第20章 急行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急行军 (第1/2页)

    按照朱梓和朱元璋的约定,【郭桓案】中的主犯自然会被杀,但主犯家属和从犯会被流放宁夏,这些人口都将属于朱梓。

    官员家属和涉事富商,懂农活的人会很少,精通手工艺的更是稀少,这就都要学习了。

    而在这个时代的农民能活到五十岁的,绝对都有一技之长,至少种地绝对是专精级别的,由这些老农教导,绝对事半功倍。

    至于铁铉担心的累赘问题,他也不担心。

    他说的明明白白,迁徙的只是那些有行动能力的老人,而不是七老八十的病秧子,能被迁徙走的前提就是有行动能力。

    你要是跟不上队伍,也就没资格被迁徙走了。

    他朱梓又不是慈善家,更不是要开养老院。

    “殿下,下官明白了,其实迁徙老人,比迁徙青壮方便,而且问题还少。”

    第三天,铁铉主动找到朱梓认错。

    他完全不能理解,朱梓堪称找死的一个举动,再加上两顿能立住筷子的稀粥后,竟然变成加快车队行进的良策。

    更加不能理解朱梓这个深宫大内长大的皇子,是怎么想到这样的办法的。

    “呵呵~我华夏民族自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习惯,可不是没有道理。”

    “下官受教。”

    铁铉对朱梓认真拱手一礼,确实有几分佩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殿下当是将《孟子·梁惠王上》熟读活用了。”

    对于铁铉拽文,朱梓翻了个白眼道:

    “没你想的那么高深,只是老人自有一定威严,用来管理队伍比较容易让青壮服从;并且他们又生活阅历,懂得最省力的前行和列队之法。”

    “不要忘了,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必定都经历过战乱,他们对于逃难可都是有一定经验的。”

    “……”

    铁铉眼睛瞪圆了也没想到,朱梓迁徙老人的目的和原因竟然这么简单?

    一旁的徐辉祖和盛庸竟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显然也是信了朱梓的说辞。

    有了老人的管理,再加上徐达和盛庸都是熟知行军之人,车队速度由一开始每天十多里,提升到每天三十里地。

    很快车队就离开凤阳府,就要进入汝宁府,已经看到滔滔黄河,几个老农大着胆子找到了朱梓。

    “潭王殿下,您说的可是真的,只要第一个到,就奖励万亩良田?”

    黄河河岸旁,一老农大胆的震声问道。

    “白纸黑字,本王印章,写的清清楚楚,说的明明白白,只要百户自行组建一营,超过五百人,第一个抵达陕西银川县,只要到宁夏卫报到,便能获得奖励。”

    说着,朱梓还指了指刚刚换过的新告示。

    进入汝宁府,他还准备继续招募移民,反正发展银川乃至整个宁夏再多的人口,都不嫌多。

    “可是殿下,我们~我们没有食物,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

    老农和家中青壮是最早从怀远县就跟随朱梓的队伍的人,之前就跑在最前面,但是现在不得不在黄河边等着朱梓。

    就是因为粮食!

    没有吃的,他们就算想跑,也跑不动啊!

    “哦~那你们需要多少粮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