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明_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 (第2/2页)



    这是学专业以来的第一个大考,能决定许多人未来的学习方向。

    集训时艺考生会经历两轮大考,分别为联考和校考。

    联考的成绩是将来艺术生填报艺体类平行志愿的重要依据,分本科线和专科线,每个省的考生,经过联考一刷,基本上只有一半的人能达标。专科线是填志愿的门槛,对于许多清楚自己水平,将目光放在综合类大学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作为艺术生读大学的唯一选择途径。

    就拿方应浓他们来说,开设书法学专业的综合类大学在逐年增加,有校考的学校每年却只有那么几个。联考对于书法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联考没考好,也不见得完全没有机会,还有校考。

    校考不看联考成绩,作为高校自主招生开设的考试,考试题目由该校招生专业的老师出,单场考试拿到高校发下考试合格证,就相当于向大学迈进了一只脚。另一只脚是文化分。

    为保证生源,大部分高校发出的合格证和最后录取的比例是2:1到4:1。

    专业硬气、有底蕴的学校,都会在自己本校安排校考,其余有招生压力的,则会去各省高校安排考点。

    如果联考成绩不理想,校考发挥超常,也能读到自己心仪的大学,这样的情况在艺术生中不少见,但也不多见。除去自身水平不错,联考时是真的发挥失常,还得文化分能跟上。好学校对文化分会有要求,例如美院,会要求外语分数。

    因此许多人紧张得手抖,强迫自己拉线条冷静下来。

    方应浓的心态如坐姿,四平八稳。联考作为本省权威,出题的老师得权衡大部分的人水准,不会很难,否则阅卷的时候不好看。

    到点发下考试内容,方应浓一看,果然很简单。两个临摹一个创作,每个临摹下面都会有三种书体的样本供选,三科书体不能重复。临摹的字数大约三十余字,有常用帖也有冷门帖,方应浓都临过,有手感,不用太费心。

    方应浓用隶书和行书临摹,用楷书创作七言。

    考完后方应浓在花池边上等其余人集合,多走里几步,一群人找了个水龙头围着轮流洗笔。

    铸铁的水龙头看着有些年头,阀芯上的黄色油漆脱落得差不多,只留斑驳的浅淡黄色,细长的管身有些摇晃,方应浓两腿叉开,踩在四方的水泥池边上,水柱开得很小,水流从手掌心往下流,冲刷池子里垒着的墨碟。

    冬日水冷,方应浓洗干净自己的毛笔和墨碟,手变得通红。

    唐起云给唐成端打电话,说我们感觉都还可以诶,大家在旁附和。唐成端听到了,说那就行,他带着笑意的声音透过外放传出来,“考完了就不要再想了,收拾收拾好好准备校考,不过这都是明天的事啦,今天大家好好放松,我们明天见。”

    白得了半天假,大家高兴死了。

    墨色在水池里溅开,带着众人的兴奋紧张流走。

    联考成绩在考完试的一月后出,也就是一月五号。

    元旦前两天,川美突然发布了有关校考信息的通知,考试时间定在半个月后。这是目前已知的校考最早的院校,也是川美近年来考试时间安排最早的一次,往年都在元宵后。好在大家都有准备。

    联考后,唐成端就确认了每位应届生对八大美院的意向,根据每个学校的考题偏好和风格,单独给他们安排内容。时间不算紧凑,还有方应浓时不时看看他们的创作。

    元旦后联考成绩出来,方应浓不出意外是全省第一,唐起云第三,另有两个小师妹分别是第七和第十一。工作室里七个应届生,发挥正常,全在前五十名内。

    一时间,整个工作室里闹哄哄得像个菜市场。

    混乱中,有个小师妹抱住方应浓开心大叫:“太好了,小师姐!”恨不得亲上方应浓一口。

    陌生的怀抱一下子把方应浓裹挟住。

    拥抱维持短暂几秒,小师妹很快又和别人欢呼作一团去了,方应浓留在原地,心中的柔软溢了出来。她往后退了几步,转过身来,额头抵住墙,低低痴笑。

    是啊,真好。

    方应浓也曾压力巨大。

    她还记得,那年出发去宾馆前的那个晚上,工作室里的灯亮到凌晨三点,大家哈欠不断,却都没走,洗好笔后放好,各自准备着自己要带的东西。

    方应浓在折纸,为过几天的考试准备,她靠着墙借力,闭着眼折好后,凭着记忆在边上摸索美工刀,摸索半天,不知怎地抓到了一只在挣扎的虫子,大拇指大小的体型。是反应了一下,方应浓才意识到是只蟑螂。

    那一刻,方应浓脑袋木木又空空,尖叫声连冲出胸膛的力气都没有,她缓慢地睁开眼,松了手,瞧着那只蟑螂掉到桌上,着急忙慌地飞快窜开时,自己也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下周围。大家的动作很慢吞吞。

    过了足有好几分钟,延迟的情绪才彻底回到方应浓身上。

    害怕、恐慌、茫然无措,倾数压了上来,方应浓想大哭发泄一下,却不敢惊扰大家,只转过身来,抵着墙无声流泪。

    谁都很拼过。

    大家的努力都有了好的开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