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08章 黑暗(2) (第1/2页)
“臣,参见皇爷。”
毛镶跪在了朱元璋面前。
这个地方,他不知道每天要来多少次。甚至,他比朱元璋更加清楚,永安宫里的陈设。
“起来吧。”朱元璋抬了一下手。
毛镶立刻走到朱元璋身边,把朱元璋扶起来。
“陈则武,现在在干啥呢。”
“皇爷,陈则武他已经睡了。按着您的吩咐,臣派了原先锦衣卫的精锐,都是臣的左膀右臂。一天十二个时辰,盯着陈则武。”毛镶小心的回答。
朱元璋嘴巴动了动,“把人撤回来吧,换别的人盯着。该如何,就如何。”
毛镶一愣,“臣遵旨。”
他知道,朱元璋应该是心软了。
伺候在朱元璋身边多年,毛镶可以敏锐的捕捉到朱元璋的每一丝感情的波动。他甚至可以比朱元璋更先察觉到,情绪的变化。
“明儿一早,严和刚弹劾李伯昌。只要皇上下旨,你就拿了李伯昌。”朱元璋突然的,眼射锐光,“记得,不准动刑。”
“李伯昌若是伤了一根汗毛,咱砍了你的脑袋!”
毛镶唯唯诺诺,“臣记住了,绝不动刑。”
走出永安宫,这是朱元璋为数不多的去看天上的星星。天色有些阴沉,能看到的星点,也很快被云遮住。
朱元璋眯着眼睛,手指着天,刚要开口,又把手放下。
“你是老天爷,咱怕你。今儿,咱敬你几分。但愿,你可别亏待咱大明朝。”朱元璋自个儿笑了笑,“旁的不要,国运得五百年。”
想到这儿,朱元璋笑的更灿烂了。
笑容平息之后,朱元璋和毛镶在永安宫后面的园子里走动。
这几天,马皇后一直和朱允熥住在一起。朱元璋的永安宫,也难得的清静许多。
“你说说,陈则武在云南时,治军如何,理政如何。”
毛镶耳朵听着朱元璋的话,他知道朱元璋想要的答案是什么,“皇爷,陈则武他在云南,确实是为大明朝做事的。”
朱元璋笑道,“废话,不然那个阿瓦国王,是怎么回来的。”
“这个陈则武,机灵得很,而且也变得油滑许多。咱呐,是看着他,一步一步的在朝廷里,打拼出来的。”
毛镶没有接话,这个时候,最好的就是让朱元璋自己去说,去想。
两人,坐在夏夜的永安宫里,临近着那一块菜地。地里,种着的还是陈则武、李景隆从南洋带回来的地豆。
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毛镶听着朱元璋在说话。
渐渐的,远处的天边,翻起了鱼肚白。奉天殿门口的钟,也敲响晨钟。
“前面,上朝了?”朱元璋问道。
毛镶点了点头,“是,那确实是上朝的钟声。”
朱元璋看着奉天殿的方向,声音很小,喃喃自语,“严和刚,应该是要开始上折子了。”
………………………………………………………
“战时所需,共计白银八十九万两。如今,云南已定。臣请皇上下旨,免云南、广西、贵州三省百姓两年赋税。”
朱标连连点头,看向了杨士奇,“户部,你说。”
杨士奇大步出队列,“回皇上,战后减免税额,这是历朝历代的传统。如今,西南三省,百废待兴,百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