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兵法之用 (第4/4页)
。 朱由校此时也是看了看众人,挥手让众人坐下,此时防外敌之事已经处理好,接下来就是国计民生之事了。 而他却也看着信王微微一笑道:“五弟,两日前招你进宫,交与你之事现在可有什么进展了?” “回皇上,关于赈灾之事,我与户部还有四位王叔都有商议,此时时至于五月,虽然中原大旱,可百姓尚有余粮,若此时救济,至下半年国库就难与为济了。 而且此时国库之中并无余粮,此时尚未至秋收之时,而国库银钱仅余不足五十万两,纵是尽数用于购卖救济粮尚有不足,更何况此时边关告紧,此银钱还要充作军需,臣弟也不敢妄自施用。 为今之计就是广措钱粮,待七月八月秋收之后,由各地统计受灾百姓数量,再从未受灾的地方调集钱粮,才可救济各地百姓。 此时节之际尚需各地自行解决才可。” 信王说得并不大声,时不时的也望向身边及对面的四位王爷,眼中也是充满期盼。 而朱由校一听,脸色也是极为难堪,可却并无怒意。 毕竟此时的局势而言确实难办,自接手皇位以来,大明朝似乎一直都是内忧外患,入不敷出十分拮据。 一开始的时候,朝局不稳,东林党与魏忠贤党政见不同,相争不下,这两年好在也平息了党争,可内乱时不时兴起,而外忧更是随时消耗着有限的国库,朱由校虽然身为皇帝可却是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穷皇帝。 堂堂大时朝,此时国库竟然只有不足五十万两白银,如此寒酸实也是少有。 (当然一般一朝灭亡之时大体都如此,大清也是如此,在大清灭国之时国库几乎是负着不知多少白银了,若说不亡天理难容。) 而刚才李延宗已说过,后金大军集结,也在三个月后可能攻击大明边关,这样一来军需类粮草更是问题重重,不得不保。 而把赈灾之事交与年轻的信王办理,也是强人所难,让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黄爱卿,赵爱卿,你们两人说说,此时该如何解此困局。 若说信王五弟助朕管治国事,对于以前的家底并不知晓,可你们已是三朝元老,对我大明朝的家底可是十分清楚的,现在外有强敌窥视,内有百姓之灾,若是我朱由校天子无能,那也只是我一人之责,更何况几日前罪己之诏已发,可这也是于事无补。 你们世代受之朝廷恩惠,此时也当为朕分忧,为天下百姓分忧了。” 朱由校此时责问代表着元老一系的黄立极首辅,还有代表着官绅,代表着读书人的东林党,其实也非是无的放矢。 东林党一直强调广开言路,听从民间不同声音,但最后维护的却依然是地方上的官绅一族,非是百姓,百姓一旦遇灾就无以为济,可官绅富家却并不影响,这才是让朱由校头疼的事,可百姓之事关乎一朝之兴衰,百姓吃食是天大的事不能苟且。 所以朱由校对于东林党的主见也是颇有意见,此问当也是带着怨气,也带着责罚。 当然对于东林党所建议已经施行的政令,作为皇帝的他却也不好朝令夕改,只能一直维持着。 现在国库空虚,内忧外患之时,若说东林党与忠君爱国为榜样,那自当冲在前头,为君为忧,为国解难了。 “皇上,此事甚为难办,想来也只能依信王爷所言,待秋后再行救济百姓了。” 黄立极到是老油条一个,对于他这个首辅大臣,其实他也并不看重,知道自己并无实权,所以也只是混个俸禄而已,维持着权势,说话自然不会有太多主见。 但却非是说他无主见,若不然作为三朝元老,又怎么能混到内阁首辅之位呢,其存在的自然是有理由的,不得罪不冒犯不冲动不主张其实也是一种人道的智慧,与孔夫子的中庸异曲同工,宁可天下人骂,却不可得罪可以直接主载自己命运的人。青虫月二的天启1626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