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米里加砂 (第2/4页)
,朕是天子,怎么能公然嘲笑朝臣呢,王穿快说说为何要在赈灾粮中添砂子。 此事到也蹊跷,你当也食白面大米,自然知道若是添了砂子,吃在嘴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可你却依然提出,说明你当是有不一样的理由,此事朕更是兴趣斐然了,可不准再吊着朕的味口了,允许你一次说完。 若朕觉得可行,纵然再荒唐之策朕也会应准。” 朱由校喝了口茶,也是正了正语气,恢复天子形像,说话也是客观公正多了。 “好,其实这个主意也非小人所想,是汲取了一些经验而已。 此时我朝天灾人祸,但无论何朝何代只要涉及赈灾,自朝廷发放下去之后,必要经各层官员。 小子不敢乱议朝政,更不敢胡言这层层官员是否清廉,但一般情形,朝廷所发救济粮最后若是十有八九能落到受灾百姓手中已是难得了。 若是再严重一点,想必到灾民手中的救济粮会更少,那么皇上及朝廷的好意到灾民手上就会大打折扣,原本万担粮食可救济的灾民,我怕要几万担才行。 可若是在粮食之中渗了砂石,就可以避免两件事。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一是防止层层盘拔,另外这些官员之所以会盘拔救济粮无非是要拿出去倒卖而已,借此天灾之时发国难财。 而若是粮食之中渗了砂子,就会与其它粮食不一样,只要派人去米铺粮铺一查即可知道。 这样一来皇上也可以通过此次赈灾查处一批有违大明律令的贪官污吏,同时也不会冤枉无辜之人。 就算是这些官员知道米中有砂子,想要剔出来再卖那也要费不少事,他们自然不愿意也不敢了。 其二,渗了砂石的粮食更是难与保存,只有马上分发救济给灾民才更有用,而若是长久拖延,那么这些大米粮食就会发生霉变,如此一来,对于遇事不决,拖延救济的地方官员,皇上当可有据可查,而这些官员就不敢找理由拖延了,粮食能更快到百姓手中。 如此一来有此一招,这些地方官员谁还敢贪污,谁还敢拖延发放救济粮呢? 大家都把不得把粮食发放下去,以免粮食坏在自己手中,也提高了救济灾民的效率,让受灾百姓早日领到朝廷的救济粮,以释天子之恩。 至于说灾民吃此大米粮食时的困扰,其实是都是误解,于灾民来说能有得吃已经不错了,大部分灾民受灾之后领了救济粮都不会像普通人一样渚成米饭,而是熬成米粥。 这样一来砂子本就比米重,自然会沉入底部,灾民吃喝上面的米粥反到并不影响,就算略有微言,可在吃饱肚子面前,谁还会抱怨呢? 由此一来,借此赈灾可以为皇上清除一些潜藏的贪官污吏,同时也可以更快更充实的把朝廷皇上的恩意传达到灾民手中,以解救万千灾民,真正的救灾民于水火之中。”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王穿一次把话说完,此时大家都又静默起来。 就连朱由校也在感叹,王穿这一馊主意确实与众不同。 当然王穿从未当过官,也未赈过灾,那里会有这么深远的想法,其实这个馊主意还是从后世人中学来的,此人就是后世大清之时有名的贪官和绅。 和绅是贪官不假,可也只有贪官才知贪官的心思。 所以他的主意虽然说起来坑人,也背着坏名声,但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当然王穿只是知道这个馊主意,却并不知道和绅当年使这个馊主意的时候是不是这样想的,至于后边所言这些理由,也是王穿一边说一边想出来的。 可他此时虽然说完之后,心里也觉得小有得意,却不知此事已得罪了魏忠贤与王体乾。 若说当年万历帝征收矿税时,大部分都是朝廷直接派人征收,而下到地方执行矿税的大部分是太监,而这些太监贪污受贿,又仗势欺人,最后才会好事办成坏事,成为万历帝历史上的诟病。 刚才重提征收此税,朱由校之所以如此谨慎非是不想同意王穿,而是怕再因为重走当年万历帝的用人而让民间更加动乱,所以要由信王牵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