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尘埃 (第1/2页)
“是的。” 敖青说道:“前辈之前说,山中所住之神仙,名为菩提祖师。这让我联想起了一个故事。传说,老君西出函谷,化胡为佛,释迦牟尼看到老君在西方的传道布法,也受到了启蒙,于是就在一棵菩提树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觉悟成了佛陀。” 樵夫微微点头。 这件事情,不是什么秘密。三界中甚至很多凡人都当成趣事,口口相谈。 而樵夫身为菩提祖师的弟子,更加明白,这其中因果。 但是,这跟“求道路”有什么关系? 不待樵夫询问,敖青便说道:“传说佛祖乃无垢身,那菩提树,亦是无尘无垢。但是一颗凡树,怎能无尘无垢?所以我在想,定然是因为有人时常拂拭菩提树,其方才无尘污垢。佛祖也当是如此,佛祖本是一个凡人,岂能是无垢身?他定然是以菩提树为鉴。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樵夫再次点头:“此话有大道理也。” 南海中,观音菩萨也不自觉颔首。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世人都以为佛祖出生无垢。事实上,很多圣人、神圣,甚至是人间帝王,都有类似的传说。 但是,真实的他们,也并不是出生即是通明一切,知晓一切的。 都是后天的努力,才一步步,有了如此之成就。 时时拂拭。 这是一句简单,但却难以做到的道理。 若是凡人都能够做到如此,那世间或许便不会如此浑浊了。 然而。 这和“求道路”,还是没什么关联吧? 樵夫用疑惑的眼神看向敖青。 敖青继续说道:“可是既然是人,肉体凡胎,就一定会惹上尘埃。即使勤加拂拭,也只是不断反复的过程。永远不能得到真正的‘清净’。所以我便在想。若肉体凡胎不得清净,那魂魄呢?人的魂魄先天而生,本就是最为纯粹的存在。若看破本质,洞悉‘菩提’,则自无尘埃污垢!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轰! 此话一出,顿时,犹如晴天霹雳一般! 樵夫先是一怔,旋即不由哈哈大笑了起来:“好悟性,好悟性!” 南海观世音菩萨,也终于明白,为何敖青能够走完“求道路”了! 因为,这“求道路”,看似是通向“大道”,实则,是通向“菩提祖师”。而菩提祖师何以成道?便是因为“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两句偈子,几乎可以将菩提祖师悟道之前,通明菩提心的经历,完全概述出来了。 而所谓的“求道路”,也是如此。 路本身,有阻碍,有限制,有“尘埃”。永远不能到达终点。这就是“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而当敖青看到的不是路的本身,而是“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时。 路的实质,就会被揭露出来。 终点就在心中,就在眼前。因此,哪有什么限制,哪有什么阻碍,又哪有什么“尘埃”? 因此,终点就在敖青的身前! 这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 敖青才能够度过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