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4章 光量子芯片的困境 (第1/2页)
以我们现有的光刻机技术,是完全可以完成光量子芯片的加工的。 如果真的可以做出性能强大的光量子芯片,那我们对高精度光刻机的追求,就不是那么的急迫了。 当然,在一切还没有下定论之前,光量子芯片与传统硅基芯片的研发,这两条路我们必须是要同时探索的。 并不能因为光量子芯片有非常好的前景,就把精力全放在这上面。 在光量子芯片的设计工作中,有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可编程的光子集成电路。 在之前韩书斌的量子计算机团队,进行光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时。 就没有很好的解决光量子编程的问题。 这也是后来,我们将量子计算机的重心,都集中在了超导量子计算机上面的原因。 一个无法编程,无法解决复杂问题的所谓“量子计算机”。 其实际应用价值是非常小的。 即使它的计算速度再快,更多的也只是有实验的意义。 为了帮助项目组研究工作的进行。 徐佑特意请来韩书斌的量子计算机团队,一起商议着有关光量子芯片的设计方案。 “在光子集成电路中,光路及功能是固定不变的,无法适用于多种应用领域及应用场景。因此,我们团队之前所制造的光子集成电路,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应用,而对其进行设计并制造的。” 韩书斌直截了当的说明了他的团队,在之前光量子计算机中,对于光量子芯片的设计方案。 “那韩院士,您觉得想要让光量子芯片真正应用到手机或家用计算机中,我们需要做哪些改变?”徐佑问道。 对于徐佑的这個问题,韩书斌也有些面露难色。 “改变的话,肯定是从针对某一特定应用,调整成能够广泛的适用于各类应用。想做到这一点,恐怕需要彻底改变网格单元结构才行。” 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想要做到,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否则,韩书斌的团队也不会舍弃成本更低,计算速度更快的光量子计算机方向,而选择成本更高,计算速度更慢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方向。 得到韩书斌这样的回应后,徐佑并没有太过灰心。 对于韩书斌的说法,徐佑是有心理准备的。 但不管怎么样,通过韩书斌及其团队提供的信息。 至少让徐佑知道,哪些路是走不通的,需要解决哪些关键的问题。 接下来的时间,徐佑试着通过大脑仿真模拟这一功能,来设计着新的光子集成电路。 有了上一次超负荷使用大脑的教训,徐佑再也不敢过度使用自己的脑力了。 毕竟细水长流,留得青山在,才能继续进行科研工作。 就算一时解决不了问题,日子还是得继续过的嘛。 如果这个方向走不通,就再去寻求别的方向好了。 这一天,陆知瑶联系徐佑,说没什么事情的话,就早点回家,晚上在家里做饭。 徐佑已经好久没在家吃饭了,便爽快的答应了陆知瑶的这个提议。 “瑶瑶大厨,今天晚上想做什么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