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业狂潮_第五百二十一章 抓了间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一章 抓了间谍 (第1/2页)

    到了第三天,陈妍才到了康复中心,与中心主任陈雨墨,神经外科项目组长孙然,研究员张祥民、边秋生、梁艳芳、孙春梅等人见面。

    在参观了中心设施设备后,陈雨墨又带领众人去了超算中心,在这里众人见到了病毒研究的另一种模式:病毒动力学建模分析。

    边秋生向专家组汇报了利用超算中心,对伊波拉病毒建立进化模型、多样性发展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等原理和过程,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果。

    当下这个时代,利用计算机建模进行传染病动力学分析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

    国际上一些一流实验室正在开展类似的工程,但成效一般,能见到的学术文章也有限。

    虽然边秋生谦虚地说时间短、成果不多,但陈妍发现,这些人对伊波拉的研究并不比自己差,甚至一些数据更加准确详实。

    这就有些尴尬了。

    边秋生是谁?

    燕京疾控中心副主任,虽然也有博士学历,但学术上籍籍无名。

    直到去年发表了一篇《红外治疗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后,才在国家疾控中心做过一次报告。

    陈妍也参加了那次报告会。

    边秋生的那次报告并不成功,更多是现象分析,缺乏理论深度,甚至大夸特夸康复中心的功能,让人觉得他不是在搞学术,而是打广告。

    现在看着边秋生看看而谈,陈妍似乎觉得边秋生的理论水平明显高了一截,这难道是超算中心辅助的功效?

    啥叫见猎心喜?

    此时的陈妍就是。

    接下来,她决定延期回国,并接受边秋生的邀请,在超算中心开展伊波拉病毒扩散免疫作用模型。

    专家组其他成员一致同意。

    他们打算借助两个中心的功能,在伊波拉疫苗方面取得突破。

    那样的话甚至能领先国际同行,让华夏露个风头。

    可几天后就出了变故。

    索亚安全局强行带走了两名专家组成员,理由是窃取国家秘密。

    抓走的是陈妍的学弟张学逸和助理何碧婷。

    陈妍作为专家组长羞愤莫名!

    这几天,两人一直跟在陈妍身边参与项目研究,怎么就窃取了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索亚这个弹丸小国有什么秘密?

    陈妍不认识索亚安全局的人,只能找陈立东说理。

    听完陈妍怒冲冲的质疑后,陈立东问:“陈所长,您搞科研不防范泄密吗?”

    陈妍一愣,然后说:“我们当然有防泄密措施,凡是参与密级项目的,都要签订协议,审查个人电脑和存储介质。

    可是我们刚刚来到索亚,怎么就窃取秘密了呢?”

    陈立东递给陈妍一沓资料,并解释说:“我们抓张学逸是有充分证据的。”

    陈妍没有翻看资料,而是秀美紧蹙说:“你们?我可不可以理解为抓张学逸就是你主导的呢?”wap.

    陈立东推了推眼睛说:“您可以这么认为。”

    陈妍怒道:“陈先生!我提醒你,你是一名华夏人。就算你来了索亚,你的根还在华夏。”

    说到这儿,她轻咳一声,压低声调继续说:“尽管国内有些人打压东华,但大多数人是支持东华、支持你的,你可不要忘了这份乡土情啊。”

    听完陈妍的教训,陈立东呵呵一笑说:“陈所长,我始终没忘我是华夏人。不过,对你组内的人进行审查,正是为了你也为了华夏。”

    陈妍打断了陈立东的话说:“那就好。我想其中肯定发生了误会。

    如果我的人记录或者存储了这里的一些数据资料,那肯定是为了研究。

    就算他们打算将那些数据带回国内,也是为了找到解决伊波拉的钥匙。

    所以,这些都不能定罪为窃取索亚国秘密,对吧?”

    陈妍显然是以为张学逸和何碧婷是用个人电脑记录存储了实验中的数据,这在一些项目研究上是不可避免的。

    甚至她还认为,就算张学逸不小心将数据带回华夏,也不算窃取索亚的国家机密。

    陈立东继续笑着说:“可是,他们是将一些数据资料传给了国外,唔......确切地说,是发给了华夏和索亚之外的机构。”

    陈妍楞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陈董事长,你可能对我们这个领域比较陌生。

    在生物科学方面,我们华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我的许多同学和同事有留学经历,他们有的说我们落后了五十年,还有的说落后一百年。

    事实确实如此,就算我们最拿手的地方,也至少落后先进水平十几年。

    张学逸有过留学经历,他就读的普林斯顿大学在分子生物领域称得上世界顶尖。

    如果他将一些数据资料发给普林斯顿大学的导师或者校友,也是为了展开更广泛的交流而已。”

    说到这里,陈妍停顿了一下,然后有些滞涩地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