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业狂潮_第五百二十三章 潜龙在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三章 潜龙在渊 (第1/2页)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赵常山思绪万千。

    思来想去,心思再次落到陈立东身上。

    认识那小子三年多了。

    第一次是在燕京饭店,陈立东被自己请过来,解决航母用钢的问题。

    也是在那次会上,陈立东请他派军舰到库页岛,给海上平台的石油工人提供救援。

    他把魏文中派了过去,结果是走在了台风后边,虚惊一场。

    魏文中后来说,在台风中那些海上平台比军舰还安全,真出现险情,谁救谁还不一定呢......

    第二次接触,是在陈立东的老家南陈村。

    赵常山在去旅大造船厂前,微服私访了东华的钢铁厂、金属研究所和超算中心。

    并且听了陈立东的建议,以为索亚加工核电船的名义开建一艘航母。

    一年来,在东华钢铁、东华重工抽调技术力量参与下,这艘核电船的船体建造已经进入尾声,即将进入装备安装和内部装修的阶段。

    这两年,华夏下大力从乌熊引进人才和装备,为的就是武装这艘航母。

    当下舰载机、导弹、相控阵雷达、舰载机引导雷达系统已经完成选型,阻拦器、弹射器也从乌熊弄到了技术。

    如果能买到铠甲系统,对空搜索雷达就能达到一流水准,这艘航母的武备就不显得落后。

    如果在退休前能看到这艘航母驰骋在大海上,这辈子也值了。

    想到这里,赵常山拿起电话给陈立东拨过去。

    “小陈啊,你那个朋友到底有没有办法买到铠甲?”

    陈立东正在天狼岛视察。

    自从离开华夏后,一般电话他是不会接的,但陈天雄附在耳边说是赵常山找他,便接通了电话。

    赵常山说的“铠甲”,是铠甲雷达。

    这种雷达系统于十几年前诞生于苏熊时代。

    苏熊分家后,铠甲雷达的研制中心和制造工厂被乌熊接手,并在乌熊国防部的支持下进行了技术升级。

    铠甲”与“维拉”是一个爷爷,技术原理一致,也能侦测到隐身目标。

    而且“铠甲”的最大探测距离为600公里,而“维拉”仅有450公里。

    只不过由于过于追求精度与探测距离的原因,“铠甲”只能跟踪40个单位,“维拉”则能跟踪200个单位。

    一般来说,可以用一个指挥中心链接三架铠甲雷达,用三角定位的方式获得更精准的数据、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更多的跟踪目标。

    乌熊曾经是苏熊时期的重工业中心。

    有能制造大飞机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制造航母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制造坦克的马尔舍夫机械厂,训练航母舰载机的尼卡特训练基地,能在太空玩焊接的巴顿焊接研究所,还有黄玉设计局,量子科学研所等国际一流水准的军事研究机构。

    苏熊分家后,这些财产都归了乌熊。

    1992年之后的十多年间,乌熊军工企业向民用转型非常艰难。

    产品卖不出去,员工生活不能保障。

    在那个时期,山姆和华夏以及许多国家曾都把手伸向乌熊,挖技术、挖人才。

    但是与马卡洛夫一样,许多人选择了华夏。

    也是由这些人牵线,这些年乌熊向华夏输出了大量武器、军工技术。

    可以说,乌熊在上个世纪最后10年对华夏的这一波军备、技术和人才输出,显著提升了华夏的军事工业水平。

    当然,华夏也付出了真金白银。

    华夏人最开始用食品和轻工业品,后来用大量的刀勒,换回了航母壳子、巡航导弹、燃气轮机、空中加油机、卡什坦火控系统等等。

    在华夏的一些地方,有专门开发的高档住宅区,提供给乌熊军工专家定居生活。

    本来,华夏作为乌熊军工产品的第一消费国,不难买到铠甲雷达。

    但最近半年,乌熊政局动荡,已经达成的采购意向被搁置下来。

    正常渠道走不通,赵常山便请陈立东想办法。

    所谓的想办法,不外乎用金钱开路、疏通关系。

    这项任务被陈立东交给了孙旭友。

    孙旭友两年前离开东华去了乌熊,用玛尼开路,收获很大。

    他以设备投资的方式获得了戈尔苏诺夫斯克矿山公司10%的股权、克里沃罗格钢铁公司15%的股份,

    同时帮助亚速钢铁厂正在建设一条连铸连轧生产线、帮助乌熊统一能源公司铺设长1200公里的油气长输管道,与“土改”后的上千名个人农场主达成协议,用设备换粮食,从乌熊进口了小麦120万吨,大豆5万吨。

    除此之外,还采购了大量军工产品,有的送到了索亚,有的运到了华夏。

    在接到帮忙采购“铠甲”雷达任务后,对事关祖国安全战略的大事,孙旭友不敢轻慢,他已经与乌熊黄玉公司的高层建立关系,准备以索亚的名义购买雷达。

    这两年,黄玉公司生产了70多套铠甲系统,其中多数卖给了毛熊,国内列装一批,并留下几套准备出售给华夏。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黄玉公司之所以暂缓将铠甲交给华夏,是接到了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