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举秀才 (第1/2页)
陈有鸟获得的这一份突如其来的名声,源自孟北流的推荐。孟夫子把十多首诗作在所属的文坛圈子里发布,并不吝赞美地进行宣扬,不用多久,陈有鸟就成为了海岱郡小有名气“诗人”。 在大胤王朝,经义文章为主流,但诗词歌赋也占据着一定的位置,科举科目中,便有一项必考的“诗赋”,占分比例虽然不高,可想要博取功名,也必须掌握诗词格律和格式。 孟北流本身,偏爱诗词这一块,性情不羁,仕途失意后,更是喜欢写诗作词,抒发内心的苦闷与愤懑。 俗话有说:歌以咏志。 这也是他见了陈有鸟的诗,顿时生出惜才之心,破格将陈有鸟收入不同流草堂的原因所在。要知道别的学生,最起码得有秀才功名,白丁是不收的。 孟北流欣赏陈有鸟,有心将其推荐成名,毕竟现在陈有鸟也是不同流草堂的学生。 学生扬名,作为老师,与有荣焉。 主要还是这些诗作水平上佳,虽然来自另一个时空,可放到此地,依然能脍炙人口。 陈有鸟有自知之明,有目的性地抄写出来,而不是哪首经典写那首。目前为止,他所写的大都是短小的五律,言简意赅,意韵浅白,小学生读了都能理解的那种。 这些诗作,符合他目前的年纪和身份。 他并不想成为什么诗人,而是要当官人,写诗给孟北流看,本意是当敲门砖,籍此入门读书。 然而名声,的的确确是个好东西,能带来某些意料之外的影响力,以及好处。 …… “举秀才?” 草堂内,陈有鸟惊诧地叫唤出声。 孟北流微微颌首:“不错,老夫和几个好友欣赏你的诗才,有心要举荐你上去。” 陈有鸟有些汗颜,那些诗作都来自《文心雕龙》,自己只是当了个文抄公。不过来到这方异世界,历史文化面目全非,不用白不用,问道:“这个举秀才,是什么样子的?” 孟北流疑问:“你不知?” 陈有鸟抓抓头:“我在山上待久了,并不了解。” 孟北流不疑有他,解释起来。 原来大胤王朝的科举制度,除了正式的考试之外,另外还有不少名目,比如捐监生、比如举秀才、还有特别的恩科之类。通过这些,不用考试,也能获得功名。 陈有鸟听得大开眼界,果然是社会现实主义,哪里都差不多。考不过,还能走后门,也能用钱开路。 比如这举秀才,便是由地方上的大儒名士,只要找够三人,三人联名举荐,即可让受举荐的人直接从白丁晋身秀才,而无需辛辛苦苦地去考童子试了。 这样的方式,无疑是一大捷径。 要知道童子试虽然是最低阶段的考试,但也有着相当的难度,不知多少考生考到老,还是个童生。如果得人推荐,立刻当上秀才,就能省去这一关。 当然,有资格联名推荐的人可不好找,还得找够三人。 陈有鸟问:“老师,这么宝贵的名额,为何是我?” 孟北流呵呵一笑:“首先,举秀才的名额每年都有一两个,不举白不举;其次,秀才只是士大夫的最下层人士,并不算得什么;然后,你得清楚,举秀才,跟真正考得的秀才,是有不同的。不少读书人,他们其实并不愿意被举荐,你可知为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