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3章:这是小事 (第2/3页)
不希望被太多人知晓。 忍住了。 这次,老朱还是先读朱塬的书信,比之前几封信都要厚的一封。 很快又是满满的感慨。 前几次通信,老朱不太明白朱塬的各种安排,一直担心他能不能完成这次运粮重任。 这封信,算是朱塬的一次汇报。 从船只到人事,从建造灯塔系统到搭建救援体系,从海事学堂的技术支持到海商贡献的银钱、人才和船只,等等等等。甚至,再想想之前已知各种,在东南各出海口设置木材储备基地,传令各州县种植油桐,如此之类,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连对未来的长远考虑都已经布置下来。 老朱稍稍梳理,仿佛已经看到了千帆出海载着满满粮船抵达胶州的情形。 这…… 整件事,从朱塬离开金陵,也才两旬而已啊! 因为感慨,到了之后的海贸公司等事,老朱看过之后,虽然难免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稍微斟酌,还是决定放手给朱塬去做。 北伐军马上就要西进,战线拉长,辎重消耗也将迅速加大。 这时候,只要海上运粮能成,其他都是末节。 不过,老朱还是非常仔细阅读了朱塬关于开设海贸公司并发放总计12张牌照的想法。 海贸之利非常大,根据朱塬近期搜集传送过来的资料,老朱也大致了解。 元廷不说,各种记载还在大都。 再往前,宋时的市舶收入,最高可达两百万缗。 缗,与‘贯’相当。 两百万缗,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大明去年的全年盐课收入,也才一百三十七万贯而已。 而且,以此估算,宋时的海贸规模在一千万贯到两千万贯之间。 按照朱塬在信中的构思,未来十年,只要一直保持放开鼓励态度,大明海贸绝对能做到更高。 至于十年之后,按照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的说法,就该逐渐转变成大明各行省之间的内部贸易。朱塬因此才会设置几个十年之期,12张牌照,十年不变。大明市舶法令,试行之后一旦确认,也是十年不变。 十年之后,情况不同,当然要重新考虑。 老朱看到这里,会心而笑。 这是小事。 因为朱塬当初提起的某些大规划,老朱私下里也不止一次对着那座地球仪反复斟酌。 平定中原后,老朱觉得首先还是要休养生息几年,根据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从后世带来的各种见识,发展生产,迅速把大明国力提升上去。 然后向北,彻底把蒙古之患解决,再考虑其他。 更长远一些,老朱私下觉得应该向西。 北边很大,但太冷。 西边,不仅也足够大,而且还是一片后患。 早除早干净! 至于东南那些个岛国,国小民弱,也没甚么物产,太早打下,老朱觉得只会图耗钱粮。再远,那甚么美洲大陆,还有南边的澳洲大陆,老朱很是眼馋,但一时也到不了,不能急。 不能急啊! 就算自己这辈子做不完,标儿,还有其他一群孩子,也能接着做。 不过,既然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感兴趣,想要动动手,他也不反对,都已经开始投入建设海军,不能白养着,除了运粮,偶尔开疆拓土一下,也是应当。 随后是从各家海贸公司抽取两成股份的事情。 朱塬认为,既然海贸之利如此丰厚,朝廷严格监管并收取赋税的同时,直接从中切分利益也是理所应当。朱塬还坦明,如果不摆上明面,这部分利益将来也会被权臣勋贵悄悄攫取,既如此,还不如官方明着分配。 读到这里,老朱想到的是《天书》中那一节,李自成破京师,朝廷府库空空,百官勋贵家里,却是榨出了七千万两白银。 这种事当然不能再发生。 因此,老朱其实觉得抽取两成太少了,但,稍微想想,他还是决定信任朱塬。毕竟,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还留了额外两张牌照,信中说是成立国有公司,老朱稍稍转念,就能联想很多。 比如,两张牌照,可并不意味着只能占取全部海上贸易的两成份额呵。 再就是,朱塬还提及这么做的另外一重用意,以后,对于百官勋贵的封赏,可以使用各种‘公司’的股权,而不再是土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