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章:小心翼翼 (第2/3页)
,哪怕自己没了,毕竟这具身体实在太弱,但,他已经给老朱灌输了足够多的理念,相信以老朱的强大执行力,即使某些情况发生,依旧会将很多事情逐渐推进下去。 再更深层次一些。 改革,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上下数千年,改革的成功难度,一直都比革命要大很多,非常多。 必须小心翼翼。 朱塬可一点不想做商鞅。 回城时,天色已经擦黑。 轿子外是举火提灯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卫,轿子内却很安静。 某个麻袋照例跟随,跪坐在朱塬脚边,手里捧着一个小小的玻璃灯笼,只有一根蜡烛,却能将轿内照得很亮。 朱塬在翻看一份造船工厂的学徒招收方案,这也是最近提出来。 简单一个原因,工匠,特别是专业而熟练的工匠,越来越不够用,必须大批量招收学徒。 姚封拟定的方案,结合朱塬给出的诸多意见,当下差不多是定稿。 大致上,接下来,造船工厂各个流程的工匠,首先要进行一次等级评定,这当然是朱塬提出来。根据不同的等级,薪酬待遇会做一定的调整。再就是,官方会安排达到一定等级的工匠带领学徒。 同样根据不同等级,或者不同做工类型,每人带三到五个徒弟,要求最多三年必须出师。 这也是考虑到当下工匠们普遍的敝帚自珍。 最多三年,徒弟的考核还是不合格,工匠本人也会遭到降级,相反,带出了足够多足够好的徒弟,级别也会提升。 另外,人才培养,还会与明州海事学堂联系起来。 识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接下来,哪怕是最好的造船工匠,如果不识字,也会强制安排扫盲课程。 如果工匠能再更进一步,学会制图,那更会是一份资历。 这些都会与工匠本人的评级和待遇密切相关。 再归根结底一下,还是那句话,规模很重要。想要实现工业化,各种专业人才的数量也是一个必须的前置条件。 看完这份文件,朱塬接过麻袋很自然递过来的钢笔,垫着文件垫板批注一番,这才合上稿子。再看眼前,明亮的映射光线照耀下,脚边丫头依旧肌肤白白,眼眸晶亮。 好像最初。 不过,回不到最初了。 这妮子,本来是比朱塬矮一丢丢的,但,可能是女孩子发育确实比男孩快的缘故,这才半年多,个头就已经比自己还高。 伸手过去摸了摸丫头脑袋,朱塬笑问:“要回去了,期不期待?” 蔺小鱼保持捧着灯笼的姿态,轻轻点头。 嘴角还小小勾起。 照留白姐姐说法,小官人回了金陵,就能歇歇了。 这定海,太累人。 小官人那么好,为甚么还要那么累? 平日时时的这么跟着看着,麻袋姑娘也很心疼呢。 回到家,写意几个再次等在内宅门口。 朱塬一时间没有胃口,先洗了个澡,回到正屋,差点要直接睡过去,写意小心劝着,才吃了些东西。 没有鸭脖。 中午都只是在船厂那边草草吃了午饭,也忘了上午的念头。 填饱肚子,精神了一些,还是坚持完成了今天的日志。 再次改为口述。 另外,还有上午因为一只小鸭子拉粑粑而产生的一大串念头,同样靠在床上口述,让写意她们整理成一份文件,既然明天要给老朱送去,今天的事情,尽量做完。 还是何瑄来催,才发现不知不觉又已经是深夜,终于歇下。 第二天就起得有些晚。 九月初八。 明天重阳。 没有登高赋诗之类的念想,这年代的各种活动,真没什么好玩,就记起了一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 嗯。 话说老朱还模仿写过一首来着,水平比黄巢差远了。 不过,黄巢是失败者,老朱是成功者,这样一对比,秀才造反果然不成,更何况,还是个落第秀才。 吃着早餐,写意才说起关于离开的一些准备。 主要是,昨天已经安排重新去清理那艘朱塬来时乘坐的五千料大海船。 听写意说起这个,朱塬本要拒绝,想想还是作罢。 等回了金陵,再打发那艘海船返回明州就是。 因为已经有了安排。 夏汛的时候,打发那艘海船出海,只是海钓,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