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1章 李维的设想 (第1/2页)
李维直接带着大家来到了公共租界。 按照李维的设想,自己今后的大本营会设置在公共租界,这也是李维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对于上海的租界,李维查询过很多的资料,甚至于把脑海中的信息都全部给翻了出来。 按照李维的了解,上海租界开始的时候分为三块,英租界、美租界、法租界。但是在1854年英美法租界合并,设立上海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装,全面管理租界事务。 而1862年的时候,法国退出工部局,继续设立法租界,这样上海租界就变成公共租界(原英美租界)和法租界两块,但是为了方便管理,公共租界又被划分为中、北、东、西四个区。 而随着西方国家在这里开商埠、建租界、通航运、兴实业,也逐渐使上海成为远东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 甚至于现在上海的对外贸易总额就占了全国贸易总额的55%以上。 因此上海也慢慢的就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工业基地,甚至还有着“东方巴黎”之盛誉。 所以不想在家里面好好过小日子的日本人对上海这座美丽而繁华的城市也慢慢的虎视眈眈,垂涎欲滴了起来。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离首都南京咫尺之遥,可以说夺取上海就等于打开了通往首都的门户,控制上海,无疑扼住了中国内陆的咽喉! 如果以此为基地,再进一步侵占中国的首都南京,就会掌握住中国的经济脉搏。 另外一方面,上海在地理上又接近日本,因此这里一向被日本帝国主义视为侵略中国的入口要道,而且他们一旦占领上海,就可以使其丧失经济中心的机能。 所以他们一直以来都在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地想要在上海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虽然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海设置日本人专有的租界,以此来作为桥头堡。 但无奈的是他们晚了一步。 因为早在1899年租界扩张时,清政府与列强有过约定:上海除了早已既成事实的法租界外,今后各国均加入公共租界,不再设专有租界。 这本是老牌的帝国主义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限制后来者抢“蛋糕”而采取的一种对策,清政府当时也就顺势而为了。 所以英国等国据此就反对日本在上海设日租界,日本人也自知自己此时的力量还不足于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分庭抗礼,所以就暂时作罢了。 但是既然公共租界大家有份,日本便转而在公共租界内(虹口)建立自己势力圈的图谋。 1900年左右,在沪日本人大约只有800余人,可是到了1928年便增至为2万6千余人。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日本人不仅在虹口开店设厂,办学校、医院、建剧场、神社、组织日本人俱乐部,而且造营房,辟军用操场,驻扎军队,建立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甚至任意设岗放哨、武装巡逻,为最后全面侵占中国步步为营。 甚至于从1930年代起,虹口形成了以吴淞路、北四川路为径,两路分支马路昆山路、峨眉路、塘沽路、狄思威路等为纬的大片“日本化”街区。 其中吴淞路从塘沽路到海宁路一带,有日本人开设的医院和俱乐部。沿街开设的全是日本商店,有日式料理店、生鱼店、点心店、木屐店、绸缎店、和服店……五光十色,东洋情调浓郁,遂有“小东京”之称。 而随着两个国家局势的不断紧张,战争出现,历时3个月的的淞沪会战打响。 在会战中,日军没有打招呼,直接就把军队开进了日侨和日资集中的北区和东区,并由日本军队负责维持该地治安,想以此作为对抗中国军队的一块跳板。 基于既定事实,工部局默认了日本的这一行为,条件是日军不得进攻中区和西区。 因为这里才是租界的精华,是列强要守护的核心利益,外滩CBD金融商务区,以及南京路、静安寺等繁华市面都在苏州河以南的中区和西区。 日本为了获取到国际舆论的支持,也暂时停下了进攻的步伐,对公共租界的中区和西区秋毫无犯。 英美法自然也清楚日本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因此也派驻了军队到租界,打算随时应对可能的战事。 就这样,上海租界出现了很奇怪的一幕:外面枪炮轰鸣,而租界内的人则隔岸观火,租界获得了宝贵的和平。 口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所以在混乱的局面里,租界却依然展现出它的勃勃生机。 然而,列强共处一室,争斗一触即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