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灯下说鬼 (第1/2页)
白莲华今儿摇了。 摇了,嘚瑟也,抖起来了,狗熊穿袍子——成人了。 为嘛他非得今儿“摇”? 还不是因为今儿桂桂子小姐一口气儿买下了他所有的药糖。 小赚一笔是次要的,关键是,他进过桂桂子小姐的香巢,跟桂桂子小姐近距离接触过,在收钱的时候,还碰了桂桂子小姐的小拇指一下。不信您闻闻,这会儿还有香气儿哩。 这么一件露脸的事儿,足够白莲华说半个月的。 为嘛他这么能白话? 还不是因为他姓白,外号“白话蛋”么。 白莲华是在河边长起来的,据他自个儿说,他妈生他那天,赶巧家门口的河面上飘过一朵白莲花。他爸爸一眼就瞅见了,当即为儿子取名莲花。 他妈不愿意,儿子怎么能叫“花”呢,女里女气的,没一点儿阳刚劲儿。不行,非改名不可,不改名就抱着孩子跳河。 他爸惹不起他妈,再说了,他妈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大小伙子名叫莲花,确实不够阳刚。 得嘞,既然不能叫莲花,那干脆就叫莲华吧。 就这么着,白莲花成了白莲华。 可是,前两年他让一位盲相士替他批八字的时候,盲相士却对他说,他的名字不应当改,倘若依旧名叫莲花,一旦绽放,便可风光无限,那时候他就不用像今天这样,挑着桶柜,走街串巷,吆喝着卖药糖了。 他听盲相士这么一说,赶紧讨教:“那我能干嘛呢?” 盲相士掐指一算,又一算,再一算,这才终于道出天机——你能卖糖豆! 您瞧,莲花与莲华,仅一字之差,就是卖药糖和卖糖豆的区别。反正甭管卖什么,似乎都跟一个“糖”字沾边儿。这倒也好,糖是甜的,总比苦的要强。这就好比他的命运,苦中带甜。 爷们儿,你往那边瞅…… 瞅见挨着河边不远的那个小破院儿吗? 那是他爸爸留给他娶媳妇用的。可惜他爸爸都已经入土十好几年了,他还没能娶上媳妇。 不过么,他倒也不愁。河对面,砂锅胡同,住第二家的小寡妇吴媚娘,是他的老相好。 吴媚娘跟他说了,嘛时候他凑够了二十个大洋,嘛时候就名正言顺的嫁给他。 有了吴媚娘这个小浪蹄子愿意跟他,他还愁个嘛劲儿呢。 您说,这还不是苦中带甜么? 这两天,也不知道是不是沾了桂桂子小姐的福气,他的生意格外得好。 今儿,又是天刚一擦黑,他那两个桶柜的药糖就被小孩儿们买光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回到家,刚把挑子撂下,便匆匆出门去了陈老义的小狗食馆儿。 他不为喝酒,只为显摆。穷人乍富,赖狗长毛,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果不其然,刚一撩开棉门帘子,低矮的小屋里面便异口同声地传来一声“呦呵”。 也就是他,才能换得这么一声“呦呵”。换了别人,小酒馆儿的人也就不“呦呵”了。 为嘛? 还不是因为大伙儿又能白听评书了么? 难不成,白莲华会说书? 非也。他倒是想拜师学说书来着,但他爸爸非说说书早晚得饿死,远不如干祖传的手艺——卖药糖。 爸爸的话不能不听,所以,到今儿为止,他白莲华干得营生是卖药糖,而非说书。 可但是,但可是,虽说白莲华没学过说书,可他那张嘴皮子一开,天南地北的哏事儿自然来。 为嘛他有这么好一张嘴皮子? 还不是因为他是卖药糖的么。 瞎说,卖药糖的跟耍嘴皮子的有关联么? 有哇。怎么能没有呢。 要想把药糖卖出去,必得先学会吆喝不是? 要想吆喝得人人都能听见,是不是得有一副好嗓子? 吆喝一天,嗓子不累不哑,这一点,可不是人人能做到的。 当然了,这仅是入门级。 有了好嗓子,不但能吆喝,还得能白话。 人家买你的药糖,你不得自卖自夸叨叨几句呀? 久而久之,这嘴皮子是不是就越来越溜了? 但这还不是关键。 关键是,要糊弄小孩儿们买药糖,你非得跟他们说点儿神神鬼鬼的新鲜事儿才行。 还不能总说那么一段儿,就会一段儿,人家都听腻了,你还叨叨个没完,你这药糖照样卖不出去。 所以,就必须老有新鲜段子才行。这一来,不就把人吸引过来了吗。说到最精彩的地儿,嘡啷打住,这叫“做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