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五十四章 交换 (第1/4页)
鲁肃见施云说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便问道:“观你之谈吐,非寻常猎户,不知你因何在此山林之中?” 施云却不能如实回答,只道:“我本是中原人士,避战乱于此,不足为奇!” 确实不足为奇,按照施云给自己的身份,没有太多可以让人怀疑的地方。 鲁肃没有起什么疑心,因为天底下四处避难的人太多了,名满天下的许靖都跑到了交州了呢! 贤才逃难到偏远地区太寻常不过了。 鲁肃都后悔自己是个地主当初没有逃跑到交州。 结果孙策和周瑜那么多人马来借粮食,借着借着就把自己也给借走了。 鲁肃又道:“我是真心为公道审案,你不肯信我,却是很麻烦。” 潘璋收到鲁肃的暗示,马儿轻轻绕开人群,往城里去了。 鲁肃担心要真是这些士兵犯罪,自己把他们抓了,这附近就他们几十人全副武装,是最强的武装力量,你要真问罪于他们,他们必然要反抗,倒那时岂不是很糟糕。 可是施云不知道看没看出来鲁肃的担忧,死活不愿意进城,进了城,鲁肃的官职才有用,才会有人听话,才能让罪犯不敢放肆。 鲁肃确实是一心想要为民做主,不管有没有什么利益的考量,最起码今天是要在这件事上给施云做个主。 他虽然是个地主,但是在十分重视个人道德的东汉,无论这些显贵是真心还是假意的邀名,对于道德的宣传总是深入人心的。 而每一个初出茅庐的人都不免存在着为民做主的理想。 即便是利益至上已经深入人心的后世,也不缺少人心存正义,并付出实践。 要是说心里光这么想的就更多了。 鲁肃也算是出了茅庐没多久,还有自己的理想和报复,还没有成为一名合格的无情政客。最起码对事物的处理还不是完全只看利益,还是有道德的掺杂的。 然而,施云还是拒绝了。 “大人之心意也许是真,为民之公道也许不假,可是我等升斗小民,不敢去赌大人是好是坏。小民都是这样的,不到绝路,是不敢舍弃一身肉去拼命的。” “小民本就是砧板上的肉,没有反抗的余地,输不起啊!” 鲁肃见施云坚持,也知道只能在这外面把这件事掰扯清楚了。 虽然不再劝施云入城打官司,还是和施云多谈几句,总感觉这个施云不太简单。 “现实往往就是这样无奈,只是因为你我之间不信任,横生这么些枝节,处理起来就很麻烦啊!如果你肯信任我,咱们到大堂之间一升堂,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施云不肯配合,那就要承担这些士兵反扑的风险,鲁肃只能再等一等。 施云道:“非是施云不信任县长,只是我从北到南,见了太多民生疾苦。天下百姓大多都不信任官府了。” “可你若要随我进城,众目睽睽之下,还担心我使用什么手段吗?” 鲁肃这样的问话让施云更是冷笑。 鲁肃不可能不知道官府有多少手段,也许是故意忽略这些来宣扬坦荡?也许是考较施云? 施云不得而知。 但是施云并不害怕鲁肃,于是就坦诚直言。 “到了这种地步,县长大人还说什么花言巧语来诓骗我们这些蠢人呢?难道众目睽睽之下,官府就没有办法了吗?” “老百姓总是那么好愚弄,即便是你故意偏袒判罚,说我们几个有罪,然后把我们砍了,百姓们一开始也许会心里存疑,时间一长,谁又会替我们说话?我们只能蒙冤于九泉之下了!” “再者,若随你进了城,跑也跑不掉,你只需将我们关押,不知何日再审,时日一久,老百姓还会盯着你们吗?人总是健忘的,这个时候群情激奋,过几天恐怕就忘记了,总是要任由你们去说。恐怕我们也早已经被料理了,天知道何时再有公道?” 施云是一点面子没有给官府留,可以说是字字肺腑之言。 鲁肃叹气道:“民心啊民心,何处可见民心,看百姓对官府的信任就知道民心如何了。民心之向背如此,不怪黄巾四起,群雄逐鹿啊……” 施云道:“非是百姓不愿意相信,拥护朝廷,实在是官府伤了百姓的心,遭遇的不公太多,就失去了对官府的信任啊!每当受苦之时才会在夜里思念尧舜,渴望回到明君在位!” 鲁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