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广鹿岛不错,再至龙骨山城 (第2/3页)
长远的计划。 刘兴祚知道郭大靖想要个岛,而广鹿岛在各方面条件上,都是相当好的一个。 能连续击杀岳讬、硕讬两位贝勒,简直是让人震惊得无以复加。这样的功劳,毛文龙提拔重用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这荣誉和影响,也是东江军的。可以肯定的是,朝廷对于东江军的态度,将会有很大的改变。 什么事情就怕比较,抗击建虏的两大集团——东江和关宁,在此次援朝作战中的表现如何,现在可谓是一目了然,对比明显。 刘兴祚垂下眼帘,甩开别的思绪,又考虑起自己的前途来。 献计之后,毛文龙对自己的态度似乎有所转变,此次能够带兵在外,也显示出了压制的放松。 是拼命立功,还是继续低调,刘兴祚还有些拿不定主意。毕竟,他还不能十分确定毛文龙的心思。 “广鹿岛是个好地方,郭兄弟真是慧眼。”前方,尚可喜还在给郭大靖介绍着广鹿岛,“耕地在诸岛中是最多的,能养活更多的辽人,也能招募更多的士兵。” 郭大靖不时点着头附和几句,心中却在盘算:援朝作战结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在广鹿岛种上土豆。 尽管是后世培育的耐寒高产短生长期的品种,但数量不多,今年就是全种上,也就两三百亩左右。 也就是说,今年如果能全部种上,秋天收获也是宝贵的种子,不能用于顶替粮食。 明年更大范围的种植,才有可能缓解东江镇的吃饭问题;后年呢,可能等不到秋天丰收,就要展开决定性的大战了。 郭大靖觉得老天只给了他两三年左右的时间,按部就搬地准备,显然是有些来不及。 从外面购粮是一个渠道,自力更生的话就要看东江军能占据多大的地盘。 土地多了,土豆种植面积也增加,肯定会使东江镇对吃的难题,有更好的解决之道。 可无论怎样,内外两方面都要兼顾,从外购粮、在内种植,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东江镇军民的吃饭问题。 也只有能吃饱饭,东江镇军民才能够动员出足够的兵力,对建虏展开一次决定性的总攻,扭转明金战争的态势。 没错,郭大靖已经有了数年后的战略设想。这是基于历史轨迹设想的,有着很多变数,但并不妨碍郭大靖为此而拼命准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否则,来了你也抓不住,只能空自嗟叹。 郭大靖与尚可喜聊着,询问着广鹿岛的情况,都记在心里。 尽管没说到战后可能去主持广鹿岛的事情,但两人心中都清楚,有意避开罢了。 从尚可喜的话语中,郭大靖猜测毛文龙应该是做了工作,让尚可喜没有什么怨言,甚至还对日后的安排甚是满意。 或许对很多东江将领来说,能得到毛帅的信任,留在身边听命,是相当骄傲自豪且心满意足的事情。就象很多人拜义父,当养孙,并不被人鄙夷一样。 但郭大靖是要独立发展,大展抱负的。所以,离得毛文龙越远,受到的束缚越小,越是能自由发挥。 武器装备、粮草物资,他也在拼命积攒,为自己的大业打基础。这将是个艰难的过程,也很危险,兴许他就倒在了这个过程中。 “建虏确实悍勇不畏死,这不是夸他们,是实话。”尚可喜很郑重地提醒着郭大靖,“你日后不要再轻易涉险,功劳立得够大了,别把脑袋系在腰上拼命了。” 郭大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战阵厮杀也是一样危险,尚将军不也常常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嘛!” “还是不太一样。”尚可喜摇头道:“战阵冲杀不是一个人,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人多胆壮嘛?郭大靖嘿然一笑,点了点头,不再纠结此事。 微转过头,郭大靖招呼着刘兴祚,笑道:“刘将军也来,边走边聊,郭某也能从两位久经战阵的老将身上,多学到东西。” 尚可喜也笑着说道:“刘将军久在皮岛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