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2章 汇丰粮行 (第3/3页)
、海寇,兴建水师。 要建水师,自然需要战船。当时,负责为水师监造战船,修建水师基地的,就是荣国公。 (原著中贾琏的奶娘赵嬷嬷说起太祖南巡之事,曾提及她刚记事的时候,贾府正在苏扬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据此延展。) 可以说,大魏水师的根基,就是荣国公一手打下的。 而他作为荣国公的孙子,想要插手水师的事务,比别人,自然是更加容易一些。 不过不管怎么说,此事都是任重而道远。 回到家里,贾芸候在东跨院门口等着他。 贾芸作为贾家难得得到贾琏重视的后辈,贾琏一开始,是让他在兵马司当个站堂跑腿儿的,也就是相当于他的工作秘书。 没办法,这货虽然机灵,但是文不成武不就,也就只能干点庶务。 后来秀才公,不对,现在应该说是举人相公,顾家三公子顾丹枫到兵马司任“师爷”一职之后,贾芸在兵马司的作用就小了,然后贾琏就将贾芸召回,帮他协理族务。 如今又是一年多过去,当初的毛头少年,如今也勉强算是历练老成了。 正好今年贾琏起了办商业的心思,就想着让这小子试试。 一来,这小子年轻有干劲,二来,他和聚仙楼的掌柜孙再人比起来,到底是贾家子弟,负责管理贾家名下的产业,才显得合情合理。 “二叔,粮行的事情谈妥了,那贺家最终答应,以三万两整的价格,将他们贺氏粮行,包括库存的上万石粮食等,全部转卖给我们。”一见面,贾芸就上前搀过贾琏,乐呵呵的笑道。 贾琏虽然不甚喜欢他这副谄媚的模样,但也知道人各有生存之道,至少这小子心术还是很正的。如此一来,圆滑倒可以说是他的优点。 “三万两,价格低了点。可是你们仗着贾家的身份,出言胁迫了?” 自从在薛家夜宴回来之后,贾琏就让人着手扩大聚仙楼的规模,建造酒厂,和成立粮行的一些事宜。 前面两件事,需要慢慢来,但是成立粮行之事,贾琏决定采取宝钗的建议,整个买下一个粮行来,不论大小,都可以为他省时省力。 这贺氏粮行,就是下面的人打听之后,给他的最好的选项。 贾芸知道贾琏平时好说话,但是一旦涉及正事,都像是治军一般严厉,因此闻言连忙解释道:“二叔冤枉,我们哪敢啊。 本来我们就是打听到那贺家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才去找他们的。 他们家粮行本来规模也算不得多大,生意也比不过京中另外那几家大的,也就是看我们主动找上门,才敢要价那么高。 后来见我们不好糊弄,就慢慢松口了。当然,这其中也多亏了薛家来的那两个掌柜的帮忙,要不然我们哪里知道其中的门道,自然容易吃亏。 不过那贺家说了,三万两银子,必须得是现银子,一次性付清,然后他们也会协助我们做好所有交接管理。” 贾琏闻言,直接道:“答应他们。” 对贾琏而言,既不缺现金流,也不怕那贺家敢使诈,自然不用像一般生意人那般多考虑。 贾芸也觉得没什么问题,随即又请示贾琏:“新的粮行成立,肯定得有名儿,是不是像别家那样,直接以家族命名,叫做‘贾氏粮行’?” 贾琏想了想,摇了摇头。 国朝虽然不禁止勋贵行商,但是绝大多数勋贵还是自持身份,不会参与商事的,至少不会亲自下场。 所以,他们也不必要,让粮行顶着个“贾”的名号在外行走,显得太张扬,对别的生意人来说,也显得不公平,有点欺负人的意思。 “叫‘汇丰粮行’吧,天下丰足,汇而聚之,以济民生。” 贾琏随口起了个名字,贾芸立马叫道:“好,二叔这个名儿起的太好了,听着顺口,寓意还好。回头我们就让人把二叔的这句话做成牌匾,当做我们粮行的招牌使用!” 贾琏看都懒得再看这马屁精一眼,转身欲往家里走,想了想,又退了出来,往宁国府这边来了。 (本章完)桃李不谙春风的红楼琏二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