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女传_【玄女传】(46-5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玄女传】(46-50) (第3/6页)

好姐姐,你……你可别乱说,天下同相者甚多,我……我可不是谢子衿……”

    “哦?我说了你是谢子衿吗?”她冷笑着戏谑地面对着谢子衿,场面

    竟然有些暧昧。

    “你……你别乱说啊,那什么,过年好!我先走了啊……”

    谢子衿吓得立马就要开溜,正要站起身来却被女子握住左臂,奋力一拍按在桌上玉指就往腕心里打入真气,只听得谢子衿疼得高声一叫,众人望了他一眼还好谢子衿连忙捂住了脸。

    “鼻子好疼……”

    众人切了一声又自顾自喝酒聊天,女子放开了谢子衿的手胸有成竹,也不知打的什么算盘却面朝着谢子衿不说话,嘴角有一丝得意的笑意。

    谢子衿翻看自己手腕,只见两条如赤练蛇一样的红线顺着自己的血筋蜿蜒,有逐渐上攀之意,谢子衿顿时大惊不止,这女子居然给自己下毒。

    “不必惊慌,只要你愿意跟我去衙门自首,我就帮你解开,不然的话,等你死了我去换两千银子其实也还可以。”

    谢子衿顿时捶足顿胸,骂道:“你这妖女,我和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害我?我方才还心里说你长得美,哪知道你的蛇蝎心肠,天哪……”

    “哼!人言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盗圣是采花大盗,临死了还居然油嘴滑舌,看来果然如此,杀了你也正好解我一快!”

    谢子衿瞪了这个美女子一眼,恨道:“你要我去衙门自首是死,杀我也是死,不若这样,你把我压去衙门,我们二一添作五你也分我两千五百两银子如何?”

    女子愣了一下冷哼道:“原来是个疯子!”

    谢子衿嘻嘻一笑:“不然呢?我看姐姐你这么漂亮也不像是那种恶毒的人,你就给我解了吧,五千两银子,那得多少一笔啊,你也不想到时候全城的贼都盯上你吧?”

    红衣女子只觉这谢子衿又好笑又可恨,死到临头还这么不当一回事,自己把真气打入他的体内,他若七天之内得不到医治必然暴毙而亡,不过自己也有些事要和他了解,索性就把话给讲开了。

    “你若不肯与我去也行,但我有些问题要问你,你若肯回答我便照样饶了你,如何?”

    谢子衿心想里面果然有猫腻,不然一般人实际上是不会捉他去领赏的,一方面自己在江湖上都不得罪练武的人,并且都极力结交,但凡是知道一点官府脾气的人就知道这五千两不是好拿的,真正到手有五百两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现在的衙门里贪腐十分严重,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不争的事实。

    “你说你说,我要是知道绝对回答。”

    红衣女子平静地问道:“我听说你曾与广寒宫的宫主有些瓜葛,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

    谢子衿心中一惊,怎么突然问到凝儿身上去了,再想想最近广寒宫被摧毁的事,顿时一阵害怕,难道这女子真的是来取自己和凝儿的性命的?

    当时他脑子里一片混乱,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反问一句:“你是谁?”

    谢子衿正色严肃,一改之前的放浪不羁,皱眉紧盯着这女子,脚下已然开始着力,随时准备掀桌开溜。

    红衣女子淡淡地说:“现在是我问你。”

    “你不说那我也不说,除非你告诉我,你是谁,你叫什么名字?”

    红衣女子面朝着谢子衿,那深红的眼围罩巾后不知是怎样的一双眼睛,竟然把谢子衿看得是心惊胆寒。

    良久,那女子缓缓开口道:“我,宁红夜。”

    第四十八章昆仑山祖西王母

    上回说到谢子衿在除夕之夜遇见一个红衣女子,面吞婉约庄里,只是眼上围着一条红布,身姿窈窕高挺,将与谢子衿八尺一般高了,仿佛柔弱无骨实际内力强劲,只一招就将真气打入谢子衿身中。

    他顿时感觉身体中似乎有千斤重担压在左手之上,根本提不起力气来,但见红衣女子冷笑说出自己的名字,谢子衿顿时大吃一惊,脑中千丝万缕,努力想支出一条清晰的纹线出来。

    “我,宁红夜。”

    谢子衿大吃一惊:“你……你是昆仑圣女!”

    “呵……”红衣女子冷笑一声,连整个酒馆里的温度都骤降了几分,一时间空气如寒风刺骨般冰冷。

    话说松潘之西,黑水之北,位于帕米尔高原境中西出西藏,北至青海,有一条号称“天下第一神山”,“万祖之山”的山脉,名叫昆仑山脉,此山神秘险峻,常年大雪封顶,无数人想要探其面貌皆死在谷中,乃是名副其实的“地狱之门”。

    关于她的传奇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传说瑶池里最高掌权的仙子西王母就是从昆仑山脉修炼得道的。

    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而西王母的夫君乃是东王公,也称作东华帝君,传说是盘古大帝与太元圣母所生,乃是极阳之神,而西王母女仙之首,天生阴神,二人相合正是太极阴阳。

    在民间有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