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网_第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1/2页)

    杭州拿到试稿任务太迟,已经离交稿时间很近。

    通读全文省略不了,收集相关资料显然已经没有时间。

    动笔之前,他需要细细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意图,尝试不同的翻译风格,最终选定适合的一种。

    这些都需要时间。

    很多时间。

    接下来的一周他几乎把所有的无关活动都压缩掉,连雷打不动每周去两次健身房都减少到一次。

    第三天,花木给他发短信要他的电子邮箱地址。

    十分钟以后,他收到花木的邮件,邮件里只简单说“请看附件”。

    杭州打开附件的时候很吃了一惊。

    附件是一个word文档,最上面是目录,标着序号和页码,一个一个标题全是小说的周边资料,甚至有一个标题是xx宗教词汇表。

    目录的最下面是一行红字:未完待续。

    这些都是译者的分内之事,根本不是编辑的职责。

    突如其来的暖意涌上心头。

    久违的感觉。

    这小子是来坚定他撒网信念的吗?

    杭州深吸几口气,暂时收起那些旖旎心思——他实在没时间。

    有了花木的强力助攻,杭州在交稿的前一天完成了试稿给花木过目。

    花木给他指出两处多义词的翻译可能有点儿小问题,杭州认真思考后采纳了他的意见,将稿件修改后如期交给版权方。

    对方说三天后给回音。

    来之不易的空当,杭州见缝插针开始琢磨织网的事。

    跟老主任一起三人见面那次,杭州将对于翻译的理解娓娓道来,花木听见已经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但他还是抱有怀疑——这目标听着太理想化,也许只是空中楼阁,美则美矣,却并无天梯可达。

    等他真的看到译稿,不觉惊艳。

    这个人真的可以做到!

    第四天上午,版权部传来喜讯,版权方请的三个专家一致认为译典社的译稿更好,最大限度保留了作品原汁原味的同时,译文也特别流畅好读。

    由于之前合同条款早已敲定,双方又都欲速战速决,正式合同第二天就签署了。

    第三天,出版社约杭州过来签委托翻译合同,杭州欣然应允。

    合同签完,杭州和花木也将正式开始合作。

    杭州心里挺开心——他有大把时间和机会可以公私兼顾了——面上却不动声色。

    花木把版权方发来的电子版原文扩大打印,一章一章订好,带杭州去了社内书店的咖啡厅。

    还有很多工作细节需要商量。

    译者和责任编辑合作好了可以相濡以沫,合作不好能成一对怨偶,还是短时间内离不了婚的那种。

    真要沦落到那种地步,不但拖慢进度,成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双方每天的糟心就更不用说了。

    而在这过程中,责编通常是弱势的一方,杭州看起来实在不太像好伺候的主儿,花木不敢掉以轻心。

    杭州要了一杯美式咖啡,花木要了一杯冰牛奶。

    谈话比花木预想的顺利,两人很快达成共识。

    本来按照出版社惯例,稿子要译者“齐、清、定”之后才正式交到编辑手里,但这部小说留给出版社的时间不宽裕。

    要利益最大化,他们最好能赶在同名电影上映之前将书铺满各个渠道——天降的东风怎么好意思不借——引进电影的风声已经传出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