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18节 (第3/3页)
点了点头,脸上还有些得意的神色: “我是大哥,排在前面的,这些东西准备多些脸上也好看。送礼的箩筐我到时候全买新的回来,六个担,挑起来也排场。” 然后看到赵明,难得心情好地大方一回:“买八个好了,到时候分一担子给赵明。” 一副施舍的口吻,毛兰花听了脸上笑呵呵,心里却想着,到时候我将两家东西互换一下,大头还是我儿子的,气死你丫的! 聘礼的事说完又说起准女婿到丈母娘家下地干活的事。 赵明说得非常在理: “小学在前湾村,我抽空很快就能走过去毛家地里帮大哥干活,大哥呢,你从镇上回来正好要经过下湾村姚家,这样我们俩换着做,省时省力。” 赵明觉得他这说法简直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前湾村、上湾村、下湾村在一条南北走向的直线上,而镇上在下湾村更北边的方向,他如此安排两人都能节省不少时间门。 关键是毛家就几亩地,他大外公也不至于让他一个老师去下地,做做样子就行了。 毛家他表舅都得夸他做的好,毕竟他们暂时还不想在前湾村看到赵军这个准女婿。 赵军却觉得不好: “我这亲事定的匆忙不去好好表现一番说得过去吗?再说姚家应该是想看看他们亲女婿,干不干活也是其次,我去也没有什么用啊。” 赵明心里呵呵,姚家地多,你去怎么可能没用?说不定挖好的红薯就等着你去扛!反正你力气大,一扇一百四五十斤的猪肉都能扛着跑的人合该就是干苦力的命。 赵明笑着说:“等成亲后我常带晴天回去看看就是了。” 又不是儿子,谁会真想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婿, 不过想他去干活吧,反正过了今年姚晴天娶进门以后再去姚家就上门是客了,不需要再下地。 最后自然是赵军被赵明说服了,连着几天,赵军都在下午早早从镇上赶回来去姚家地里干活。 下湾村哪有人不认识赵军的,一时见了还以为自己记错了,和姚家闺女定亲的不是做老师的赵明而是杀猪卖肉的赵军。 姚母只得尴尬地解释着,说是亲家见他们有些忙不过来,让亲家大哥来帮帮忙。 不说姚家其他人,姚母到底是对赵明这个女婿颇有了几分微词,从赵明最近的表现看来,他似乎对晴天过分地不上心。 中秋节中午去了外婆家她没话说,可晚上是不是应该来一趟? 两家也没隔山隔水不是? 她当初让小儿媳去喊赵明来家里吃饭时的确没多想,可他人不来,让他大哥来,说是替他帮岳家干活,这话说得就有些难听了。 准女婿在婚前得帮岳家干活这习俗又不是姚家首创的,赵明这么一说,姚家成了什么?压榨还是剥削者。 可这两个月的确太忙了,自从秋收,姚家所有人都在地里吃中饭,女儿也不得不又接过洗全家人衣服的担子,赵军的到来也的确帮了大忙。 姚母虽然心里存了气,却也不会这个时候跑到上湾村找赵家。 赵军力气大,倒也不用他下地,不过是一趟趟帮着他们把采收上的棉花、粮食从地头运到家里,这样天黑后累了一天的姚家人只要直接空手回来吃饭就行了。 就这样,赵军拉一趟粮食作物回来就光明正大坐在姚家堂屋里,喝着姚家闺女准备的各种凉茶、点心。 姚晴天还时常偷偷背着几个侄子侄女给赵军塞点她给孩子们制作的点心零嘴,赵军也弄到了手表票,问了姚晴天喜欢的牌子和款式,下了定金就等着过几天去拿了。 这年月镇上买肉都需要票的,当然除了偶尔发放一些特供的,否则没有票买肉就比较贵,这也是农村人很少吃肉的原因,城里人吃商品粮,定期有肉票发放,农村人没有票,除了自家杀猪就只能买高价的肉。 正因为如此,虽然如今发展经济,可以自由做买卖,镇上村里却还没有别的肉铺。 而赵军负责整个肉联厂生猪屠宰也管着镇上唯一的肉铺,他想换各种票轻而易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