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_第五十一章 诊病是个技术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诊病是个技术活 (第1/2页)

    “你怕针晕针不??”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怕……而且有点晕血。}

    这……不能用针,那就只能开药了。

    “我先开两天的药给你缓一缓,如果觉得可以,你再来开,怎么样?”

    {没问题!没问题!我本来就是想来开点安眠药的,三天的量一天就吃完了。}

    “没事,这次先按正常的量,我会搭配其他熬的药给你的。你带回去熬还是代熬?代熬药加费用。”

    {嗯,代吧,我也没精力熬,也不会熬。}

    刚想准备写中药方,突然想起,药房好像没有朱砂……麻烦了。

    那就只能合药了……

    酸枣仁、柏子仁、当归身、天冬、麦冬(二冬去心)、生地、人参(去须去芦)、丹参、玄参、茯神、五味子、制远志、桔梗、枸杞子、山药。二剂,水煎,中午、下午、睡前服,饭前半小时服。

    朱砂安神丸(水蜜丸),一盒。饭后一小时服用。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地西泮片,2片。睡前服

    写好后,打上处方交给患者。“呐,去缴费拿药吧,都在上面说明怎么服用的了。这个朱砂安神丸,下午饭后才开始服用,并且首次服用加倍。这个安眠药,也是按我写的正常量吃就行。”

    {吃这么少,能行吗?有没有效果啊。}

    若一般刚出来的年轻中医被这样说,肯定会坐不住,然后立刻加大药量或加药材。

    其实这是个错误的决定。

    不可否认,现代的中药材质量没有清末民初那时好,更没有古代好。

    但怎么不好,也不会少于一半!如果少于一半,都不是这个药了。有经验的人,相对于普通的疾病处方,只会多那么半倍或一倍。(注:这里说的是普通疾病处方,特殊要求除外。)

    但是认为古代开的剂量就少吗?

    就拿太阳表虚证(普通风寒感冒之一)的桂枝汤。里面桂枝,仲景用三两,这是一天的。

    仲景处于东汉时期,一斤约222.73克,等于十六两,即一两约13.92克。约一天41克。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而《药典》却是3~9克(一天)

    所以,有时候出问题的,不是开的药,而是药量,但能用那‘三两’的条件也颇为苛刻,用多也伤人气。这也是考验一个中医的用药经验,如何斟酌。

    这也是现代学校出来的中医,看不好病的原因之一,潜移默化地被这个条件限制了。因为教科书上也是描写桂枝9克(三两)……

    但需要注意的是,用对药比用少药量更为重要。

    “放心。中药药量都是根据你的病情来用足的……两天之后,如果效果明显,就要换药了。这只是缓解你现在睡眠的,这个比较紧急一点。”

    {行,那我今晚试试,谢谢医生。}

    患者半信半疑地看着手中的处方,慢步走去。

    ‘送走’了一位,又在等了起来。

    “这位靓女……是有哪里不舒服吗?现在中医义诊,我可以帮……”

    对方惊呆,哪有在门口就问别人的,没等凌旭说完就开骂:“你才有病,你全家都有病……”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说完立刻气急地走了……

    ……什么鬼,没病来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