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十五、求你爱我 (第2/3页)
一起的话,顾芊仪会抱她吗?她会抱着她说,“我的亲爱的小宝贝”吗? 她看了一眼手机,几天前给顾芊仪发了“新年快乐”,就没消息了。 或者现在回去,求梓曼卿抱着自己好了。似乎梓曼卿,并不介意抱着自己这件事。如果梓曼卿抱自己,会再叫自己“宝宝”吗? 可是自己已经年纪很大了啊。 学姐是多么坚强,就算得了这么严重的病,之前都一声不吭。反观自己,刚才只是因为在树上擦破了点皮,就当着别人的面哭了。 生病就是羞耻。而需要别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羞耻。 她太钦佩学姐了,更加决定,自己也要向学姐学习,不管发生什么不好的事都不能告诉别人。 她打开手机搜索了一会儿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等相关疾病,确认了如学姐所说,大概率是能治好的。 虽然还是担心,但身上好像没那么冷了。 远处的芦苇簌簌地摆动,陆斐然抬头,发现一轮橘黄色的落日,正缓缓来到芦苇丛中。 冬日里枯黄色的芦苇,此刻在夕阳温暖色调的衬托下,倒是没那么萧瑟了,反而与落日相得益彰,美不胜收。 河水反射着太阳的余晖,波光粼粼、闪闪烁烁。河边石头上碧绿的苔藓,也在光的照射下,散发出静谧的色泽。 陆斐然长舒出一口气,随后用手机拍下了如此美妙的这一时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明明不是春天,却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诗词。 陆斐然从小沉浸在书本和文字的趣味中,每每了解一项新事物,都是先透过文字中抽象的他人转述,再将之与现实匹配。 不知道为什么,过去怎么从没有注意过近在眼前的实景? 明明自己就生活在所谓“江南”的地方,可却从来没有把书中的“江南”和现实的“江南”联系在一起过。 现在想来,那些关于“江南”这个抽象概念的元素,确实存在于自己实际的生活中。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自己家真的挨着河流、村里人说话也经常以“桥”为单位。什么“方家桥”、“桥那边”,都是日常描述地点的词汇。而从镇上回自己家,就要经过叁座桥。 这不就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大学毕业时她创作的戏剧,得到了“不够贴近生活”的评价。那时候她想,为什么看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看他们描写高密东北乡的农村生活、日本大正时期的贵族生活、法国资本主义兴起时资产阶级的日常,总觉得那么生动有趣,人物也都跃然纸上? 现在她仔细思忖,突然想到,描写这些的作家,就是出生于那个时代、并且在那个地点真实生活过的人啊。 答案如此简单。 他们自己感受了真实的生活,再将这生活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传递给阅读文字的人。 而她自己呢?一味地沉溺于抽象世界中的意象,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忽视。 就好像“江南”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书中的概念,直到今天,才在老屋后面的河边,感受到“此时此地”的“江南”、真实的“江南”。 如果她自己从来没有和“此时此刻”的“实际”产生连结,又如何将这一切描写得令人信服呢? 今天学姐说,只要她愿意,就可以接手助理的工作。 可是这真的是她想做的工作吗?如果对积累人脉、日后成为经纪人或开相关公司都没兴趣,助理这个工作,本质上和做别人的保姆有什么区别? 虽然得知是梓曼卿指定自己来做助理,让陆斐然感到受宠若惊;虽然不知为何梓曼卿对她还算满意,给她不错的工资,可是这工作有什么前景?对她的职业方向又有什么好处吗? 她是多么羡慕好友施梁娴的工作啊!终日与文化打交道、教授异国语言、组织参加各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