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回城知青后_穿成回城知青后 第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回城知青后 第17节 (第2/2页)

关了。

    “多少钱?”那人眼睛一亮,问着。

    “五十块一个,不要票。”章银应着。

    新买的收音机一百多,还有工业券,他这个二手的,不要票,只要五十块一个,算是很实惠了。

    “再少一些?”那人还价。

    “不能再少了。我这个已经是优惠价格。要不是家里有事,这大物件,我可不会卖。”章银摇头,拒绝道。

    那人咬咬牙,说:“行。五十就五十,我要了。”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十张大团结,递给章银。

    章银将手表和收音机给他。

    随后,章银以同样的价格卖掉剩下的两块手表。

    得了两百块钱之后,章银就不在黑市逗留,立刻就离开了。

    这一次他也是坐汽车回公社,也许是兜里有钱的原因,他感觉汽车的气味都没有那么难闻了。

    回到公社,章银走回知青点后,发现徐洪青等人都在知青点的院子。

    “你们不是回家了吗?”章银诧异地问着。

    之前他们说通知书没有那么快到来,想回家一趟,免得等通知书过来了,又得准备去学校,没有什么时间在家里待,所以除了湛国强和他之外,其他人都回家了。

    没想到,这才几天,他们又回来了。

    “在家里待得心不安,回来等录取通知书!”徐洪青应着,“你回家了?”

    章银摇头,说:“没有,只是去了一趟江林市。”

    徐洪青看他大包小包的,以为他去江林市买东西,就没有再问。

    徐洪青他们回来之后,不像湛国强那样,天天去上工,反而天天起个大早,沐浴着清晨的凉风,走着五六公里的路,来到公社的邮局,守候当天邮车的抵达。

    只是,十几天过去了,每天邮车里有各种邮件,但是就是没有他们的录取通知书。

    “不用着急的。”章银应着,“录取通知书过来,邮递员肯定第一时间送到我们大队,哪里需要你们天天过去邮局门口等?”

    “你不懂。”徐洪青深沉地说着,“我们想第一时间知道录取情况,想第一时间得到录取通知书。”

    他们这样,章银倒不好说什么了。

    他反而跟着湛国强上工,一边慢悠悠地赚工分,一边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一晃就到了1978年九月中旬,知青点的众人的录取通知书陆续到来。

    其中,湛国强被长春理工大学录取,徐洪青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而赵丽丽则是被广西师范大学录取。许歌则是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

    而章银的录取通知书,迟迟没见到来。

    第17章 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 ◇

    ◎这怎么能不着急?◎

    1979年9月24日, 章银的录取通知书还没有来,众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章银却还有心思下地。

    徐洪青第一个忍不住了,说:“章银, 我明天一大早和你走路去公社的邮局, 看看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没有。”

    他们从七月中开始, 天天早上走路去公社的邮局那里等着当天的邮车抵达, 每天都沐浴着清晨的凉风, 风雨无阻。

    湛国强之前是不跟他们一起过去的, 后来见他们天天出发,湛国强也跟着他们一起出发。

    他们先是去公社那里等候邮车的到来,等邮车抵达, 知道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没有到之后,才返回公社去下工。

    当然,他们不是全天都下地挣工分, 而是下地半天,学习半天。

    这段时间湛国强他们也抓紧时间学习, 怕到了大学跟不上同学们。

    而章银却不同,他从来不跟他们一起去公社的邮局那里等候邮车的到达,而是天天一大早就跟着大队的社员们一起下地,下午则是在知青点看书。

    到八月的时候, 章银早上给大队新招的老师上课, 下午下地,晚上则是看书备课。

    赵丽丽和许歌之前是大队小学里的代课教师。

    大队小学的老师大部分是知青,小部分是本地的社员。

    代课的知青只有一个知青在本地结了婚, 年纪大了, 也不想折腾回城了, 便没有参加高考,其他的都参加高考。

    去年有一个知青考上中师,离开了小学。

    今年许歌和赵丽丽也考上了,不久之后,她们就要离开大队,事实上,今年她们两人停工复习,大队不得不重新招了两个代表课老师。

    大新小学的基础教育虽说不至于瘫痪,但是这几位代课老师的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大队长就请章银和徐洪青他们去给这些教师上课,提升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

    章银从来没有去过公社那里等候当天邮车抵达。

    “不去了。我早上还得给大队的代课老师上课,哪里有时间去公社里等邮车?我的录取通知书到的话,通讯员肯定是第一时间给我送过来的。”章银一边拿着手上的书本,一边应着。

    这模样,非常淡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