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内阁议政 (第1/2页)
整个殿内,就只剩下内阁的三个大臣,全都是朱慈烺的人,所以基本上都是汇报工作,然后等候指示,没什么文官争斗那些乱七八糟的。 “启禀殿下,崇祯十一年的国库支出在一千一百万两左右,比前年多出一百万,主要是宗室的俸禄都发了下去,而粮食也都全部发了,军粮,俸粮,赈灾粮,基本上国库已空。” 首先,户部尚书倪元璐第一个开口说话,把准备好的账本放在座子上,然后邱致中走过去,拿起来看了看,然后就等候殿下的意思了,是签还是不签。 “崇祯十年的支出是一千万,这还是殿下从内库中拨了一百五十万给臣,不然也无法维持,而去年的话,还好有龙门商会的商业税和盐税,国库白银收入才达到一千一百万,而粮食的话从前年的两千万石,减少至一千五百万石。” “这其中,多有战乱,天灾之缘故,导致百姓们收成少,流民增加,然后人丁税也有所减少。” 倪元璐见太子殿下沉思的样子,就立刻解释着国库变少的原因。 朱慈烺朝着邱致中伸了伸手,他要先看看账本再说。 邱致中见此,立刻将账本双手递过去。 朱慈烺翻开账本看了起来,粮食减少他是认为没什么问题的,不说兼并的问题,崇祯十七个年头,粮食一年比一年少,多是因为天灾。 他还隐约的记得,崇祯后面几年,国库直接低至三四百万两白银收入,这是因为原历史中,清军第四次入关,大获全胜,导致大明内部再一次动荡,对地方控制再次下降。 但是崇祯十一年,白银收入依旧少了一百万左右,只有七百多万,要不是龙门商会的税,恐怕依旧挺不过去。 这还是加上三饷的收入,如果没有加上这三饷,国库也就四五百万白银收入而已。 朱慈烺差点把这点给忘了,所谓三饷是,辽东的辽饷,剿贼的剿饷,练兵的练饷。 说白了,国家收不上税,靠农业为主,但凡有不交税特权的人把土地兼并起来,就收不上税,那国家自然就没钱,而且这些白银收入,一半是仅剩的田,一半是人丁税的收入。 现在崇祯十二年刚出头,是需要动一动了,就从江南开始把,朱慈烺眼神锐利起来。 借着私盐,贪污的由头在江南杀一批罪狂的官绅,不然的话,以后所有改革新政都执行不下去。 但是在去江南之前,要准备一下。 “签把。” 朱慈烺把账本放在桌面上,邱致中闻言,就走上前拿过账本回到自个的桌子前站着,然后拿出红笔签字。 “孙承宗,跟两位阁老,说一下重开驿站的事情把。” 朱慈烺打算先把重开驿站的事情敲定。 “是。” 孙承宗应声而出,然后就对范景文和倪元璐说起了之前跟殿下商讨过重开驿站的事情。 “其一是废除非军情,急报消息之外的过路留宿官员,免费吃喝,免费征用车马,其二是,在没有军情,急报消息之时,增加快递业务,这样可以为我大明财政减少负担,也能为国库增加收入,一举两得。” “人手方面可以从灾民中招收,训练,至于快递这个衙门,具体怎么运转的,还请殿下解惑。” 孙承宗说完就看向太子殿下,快递怎么具体操着的,他也还不知道,具体还要殿下来解释出来。 范景文和倪元璐两人本来听到说要重开驿站,本来就觉得又是一笔开支,但是当听完孙承宗的话,就眼神一亮,去除了驿站的弊端,又可以增加收入,确实是个好办法。 “每个州县府,建立一个快递衙门,售卖快递票,每一件快递按照距离,重量收费,距离远,物品重,就收费多一些,反之就少一些。” 朱慈烺想了一会,就简单的解释道:“然后客人要邮寄什么东西,都要去快递衙门去称重,购买快递票,票上需要填写好寄件人姓名,以及收件人姓名和住址,之后衙门再把客人的物品和快递票送往驿站,然后驿站的人就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