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2 拯救华人劳工 (第1/2页)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第五款规定: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 而近代中国的民工贸易自此开始。 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为外国人肆无忌惮的雇佣华人,压迫华人提供了国家层面的法律依据,因此,从1860年开始,华人劳工成为了列强的新的目标。 其中较为典型,那就是美国十九世纪末期修建的太平洋铁路。而有人这么评价美国的太平洋铁路:“每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 据统计,每十个出外打工的华人劳工,五年的生存率不到百分之十。 甚至在某些地区,比如古巴等,五年生存率甚至不到百分之一。 比如,在美国,称呼华人劳工为“piglet”。 而要是直译成中文的话。华人劳工被称为“猪仔”。 显而易见,这都是贬义的,不平等的称呼。 而华人劳工前去海外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这些方式中就离不开一个字——骗。 要是类比21世纪,华人劳工去往海外就好比有人忽悠你去缅甸,越南做贸易。说得更明白一点,在后世,有人专门把这种忽悠的方式称之为“传销”。zWWx.org 但与后世不同,在这个时代,华人劳工被骗出海外,被传销洗脑,这是受到了大清朝廷,北洋政府的默认许可的。 总的来说,现在的华人劳工的大致分布,南洋最多,美国其次。 ~~~~~~ 逛了逛成都的早市,记录记录了一些小问题,秦石璜就回了领袖府了。 而秦石璜前脚刚到领袖府,他还没把外大衣脱下,后脚,特勤局和情报局的人就送来了中介商行初步的调查结果。 “领袖,这是整理后的情报。” 任必武从秦石璜的手上接过了大衣,递上了一份情报。 坐在沙发上,秦石璜仔细的阅读着有关川省内的劳务输出公司的详情。 虽然今天是个大晴天,阳光照在身上也显得暖洋洋的,但是看完了情报,秦石璜却感觉到了一股深入骨髓的寒冷。 情报上简单的介绍了这家公司的来源,以及目前的川省内部的劳务市场情况。 “广州劳务输出商行,他的背后依靠着外国洋行。” 把公司的名字和背景,一字一句的读了出来。 紧接着,在下面列举的是这家公司的丰功伟绩。 1865年,运送三万人到美国修铁路。 1868年,和德记商行合作,运送五万人到拉丁美洲种植园。 1877年,运送七千人到南洋种植园。 1888年,运送七万人到南非挖铁矿。 ....... “从川省已经招募了近三千人了?他们善于‘招工’啊。” 看到最后一行,秦石璜不可抑制的冷笑了三声, 任必武站在一旁没有出声,而等到秦石璜读完了文件之后,任必武才说道:“这段时间,在我外出的时候,还时不时地可以听到,在街上,有人在宣传这个公司的待遇多么优良。” “待遇好,有前途,这都是他们宣传的话语。” 又递上了一份文件,秦石璜接过了文件,瞄了几眼,他显得怒不可遏。 “据统计,目前为止,不到两个月,在川省,这些公司已经招募了四千余人了。而且这是四千余人大多数都是招募的工人。” 拿着几份文件,匆匆赶来的情报局的人员当面的汇报起了目前的状况。 ~~~~~~~ 由于西南动乱的原因,在五,六,七三个月份,这家“皮包公司”在川省越做越大,甚至一度扩展到了西省地区以及湖北地区。 皮包公司扩展迅速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大背景是川省的高层局势不明朗。 因此,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川省不仅是在政治,军事上,就连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腐蚀。 “腐蚀”体现在政治上,那即是临时委员会和北洋等国内势力,英法等国外势力签订了一系列的合作条约。 当然了,名义上称之为“合作”,但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卖权”条约。 “腐蚀”体现在军事上,那即是军队中出现了一部分的想要改弦易帜的动摇份子。 虽然这些人口中喊得是“要共和,要革命”,但是实际上,这些人就是拿着底下的士兵们的性命和武器作为筹码,以此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 “腐蚀”体现在经济上,这就显得特别的复杂了。 因为相对政治和军事来说,经济涉及的方面更加的宽泛,更加的广泛。 而以下仅仅提川省内部的用工经济环境和中介产业。 商业的萧条,商人的弃约而逃,这带来了一阵一阵的用工荒。 用工荒,从名字解释,那就是一些工人被商家解雇了,造成的失业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