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251章:朱英的汉文化输出策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朱英的汉文化输出策略 (第2/3页)


    关键是连着麾下大部分衙役,也都被直接分走了。

    这底下没人,这年头办事哪有什么好办的,这也就意味着,大多数的事务,他作为同知,必须要跟其协商着来。

    这其实还是算不得大事。

    最大事在于,治安厅的指挥使,属于从四品,仅比知府小半品不说,还不属于知府管辖。

    其上官,是对应布政司的治安司。

    也就是说,现在的情况是,苏州府不再是知府一家独大,武装力量被彻底分走。

    知府再也没有了抓人的权力,想要抓谁,必须通过治安厅,且抓与不抓,也不是知府说了算,是治安厅的指挥使说了算。

    这些,就是朝廷下达文书上,关于治安厅职权的内容。

    杨幼文看了一眼宋信,他很清楚,和自己不同,宋信是举荐过来的,而且暗地里跟苏州的一些大户,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

    今天的这次三人碰头,也是宋信提出来,并且发起的。

    这话一出,杨幼文就明白,这是要挑拨自己和新出来的治安厅作对。

    “依照宋同知的意思,咱们应该是怎么办呢,这可是陛下的谕旨确定的,若是抵抗,往后可没好日子过。”

    “哦,可能连日子都没得过,宋同知这般是否要跟陛下对着干呢。”

    杨幼文没有说话,在另一边的通判徐震,毫不忌讳的直接说道。

    很显然,徐震是跟杨幼文的,不然单凭杨幼文一人,还真不能跟苏州的这些大户对着干。

    毕竟,就是衙门的那些衙役,基本上都是苏州本地人,有些政令下去,下面的人会不会照着做,可就不知道。

    且由于苏州知府换得太快,很少有知府能够扶持起相应的对抗势力,还没来得及有所动作,就已经被拉下马了。

    宋信听到这话,立刻说道:“陛下的意思,我等自然是不敢违背的,不过那些丘八,一个个大字不识,懂什么缉捕抓盗。”

    “照我看来,即便是治安厅,也得依托着知府大人,才能把事情办得圆满,不然咱们苏州的老百姓,可不见得会搭理他们。”

    “知府大人觉得下官这话,是不是这个理呢。”

    宋信有着苏州大户撑腰,说话极为硬气,对于杨幼文还有徐震,并没有太过于忌惮。

    虽说目前这屋子里,是二对一的局面。

    但除了这屋子,就是知府和通判对整个苏州。

    杨幼文听到这话,淡淡的看了一眼宋信,说道:“陛下的安排,我等肯定是只能照做的,况且本官听闻,这些过来的治安厅的人,可都是战功赫赫的老卒。”

    “甚至此次的指挥使,还是跟凉国公有关,若是宋同知觉得凉国公没什么大不了的,本官自然也没啥好说的。”

    宋信听到这话,顿时就不说话了。

    对于凉国公为主的这一系列武将勋贵们,苏州人有着天生的畏惧感。

    当年朱元璋攻苏州的时候,兵强马壮,却在苏州城外遭受重大损失,苦战十个月,朱元璋气得发誓要屠苏州城。

    打苏州的,正是名将徐达,常遇春。

    常遇春是出了名的屠夫,苏州城破的时候,就一直叫嚷着要屠城泄愤。

    元末浙东才子郑逵、郑得父子从遂昌移居苏州,投靠已入幕张士诚的郑元佑。

    此前,青田刘基、金华宋濂与郑逵父子都是浙东才子相识,彼此惺惺相惜,彼此欣赏。

    听说朱元璋要屠苏州,郑得为满城百姓以及叔父郑元佑等人安全计,立即写信给宋濂、刘基二人,请他们设法劝阻朱元璋的屠城。

    便是这般,才成功避免苏州被屠城。

    不过虽然没有屠城,但淮西武将们的肆虐,依旧给苏州城内造成很大的破坏。

    在朱元璋的放纵下,武将们可丝毫没有手软。

    那个时候,蓝玉正是在常遇春麾下,于苏州城留下了赫赫威名。

    宋信保持着最后的倔强,冷哼一声后离去。

    这是目前大多数江南地区人士的心里状态,对于朱元璋,是又惧怕又憎恨但又不得不加入。

    这些情况,朱元璋也知道。

    不过就像是江南地区的文人所说,天下才有一石,江南独占八斗。

    目前南北两地的才学相差甚大,在科举考试上,大部分都是南人上榜,这是短时间很难改变的事情。

    宋信走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