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夫子_分卷阅读4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5 (第2/2页)

姝在绣样的设计上的确是诸女拍马难及的。

    对于小姐妹们的求教,静姝来者不拒。先将自己收集的花样子拿出来,让小姐妹们自己挑选,而后对她们带来的绣样,也进行了点评。

    同县这边本来就产丝,织绢也是有名的,女子们多会绣活,但是因为地域的原因,这边的绣工比起江浙一带略显粗糙了些。构图上不如江南画工的细腻,针法上也不及江南绣娘的精巧,所以这边的绣活最远也就销到州府一带。

    静姝这一年时间,一共学了七十六种针法,离顶尖绣娘需要会的122种针法,还差了近一半。但就算如此,她的绣活比起小姐妹的来说,已经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了。

    同一条街,不过在街另一头住的小珠儿翻年就要定亲了,想要给自己绣一套嫁衣,扭扭捏捏的找到静姝,希望能求个吉祥如意的花样子。

    除了新娘子的嫁衣得自己亲手绣之外,陪嫁用的被面和其他小东西都能找人帮忙。正好大家伙儿闲来无事,顺带就一人一样领了帮工的绣活。

    街坊里都是如此,家里也没太多的姐妹姑嫂,大部分姑娘的嫁妆都是小姐妹们帮忙的,你来我往,多少年皆是如此。

    原本小姑娘们以为傅静姝的父兄都有了功名,跟她们也就生分了,现在看来静姝还是以前的静姝。

    要说完全一样也不是,静姝身上多了股沉静的气质,说话做事不疾不徐,笑容不如当年爽朗,却更加温婉。

    说不明白这是好是坏,但小姐妹们也知道,她们的友情其实在嫁人之后就会渐渐淡去,所以大家都很默契的珍惜眼前这段时光。

    大年初一是不能出门的,小孩子们可以去别人家拜年讨要红包,而成年人则要在家里守着。

    今年来傅家讨要红包的人很多。倒不是冲着钱来的,毕竟傅家也就一个红包封了两个大钱而已,只比其他人家多一个。

    那些上门讨要红包的,最大的心思就是想要沾点傅家的福气和文气,特别是来傅家求立文用废了的毛笔的那些人,整得立文都面红耳赤了,嘟囔着这东西不能给,丢人啊。

    除开比较亲近的几家外,傅子寒也没有有求必应。到底还有个亲疏远近呢。

    但是他亲自描摹了字帖给几个小辈当礼物,还附着一套自家铺子出的笔墨纸砚。一套也就十二三两的价格,对于亲近的几家来说,孩子一个月的花费都不止这点。

    但对于李婶跟里正家来说,意义则大有不同。

    李婶因着是傅家的帮工,所以她家的孙子能送到大湾村的村学就读。

    在同县,除开县学之外,恐怕就大湾村还没开始授课的村学最吸引人了。等闲是没有办法将大湾村之外的孩子送去就读的,而县学更是一般学子不能进入的所在。

    除开这两所学堂外,还有三十年前本地乡绅郑家所建的西风堂,这所学堂最初是县学所在,后来郑家败落,学堂被另一家商贾接手,转而又出手给了现在的秦家。

    秦家是耕读世家,在本地也是颇有善名,然而秦家这一代的家主在意外身陨后,后辈争夺财产,偌大的秦家数日间便分崩离析,倒让人凭生嗟叹。

    因此现在的西风堂几乎是勉强在维持着,连以前授课的夫子都走了好几位,支撑学堂运转的,还是秦家旁系的两位老太爷。

    第36章 祸从天降

    正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