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一章 东西魏对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东西魏对峙 (第2/4页)

地区农业和西北畜牧业的支持,经济发达。它四周为秦岭、北山山系及黄河所环绕,北有萧关,西南有散关,东南有武关,东有函谷关等,形成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特殊有利位置。从地势上看,关中又位于黄河上游,和平时期可保安定发展,若想对关东用兵,可顺黄河而下,定能势如破竹。

    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助秦灭了东方六国,完成统一,也才有了今天雄立于世界东方的团结强盛的中华民族。

    楚汉争雄时,萧何坐镇关中,为刘邦源源不断的提供物资、兵源,一举奠定了西汉的百年基业。

    要想对关中的地理、人文有个更深的了解,建议大家看一下曾在央视纪录频道上演过的,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大秦岭》。此片老王全看完了,感触颇深。

    宇文泰的西魏相比高欢的东魏,虽然人口少、兵力弱,可由于占据关中地区这处战略要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双方实力的差距。西魏,只要每年冬天捣毁双方边境黄河上的坚冰,东魏就很难攻过来。

    于是,跟查干湖冬捕队一样,西魏每年冬天乌央乌央的一堆人聚集在黄河边,任务只有一个—捣冰。

    东、西魏分立之初,高欢心里是极其不爽的。宇文泰当年只是自己的平级的贺拔岳的小跟班,如今收容了个逃跑的皇帝,就想与自己平起平坐,不听“中央”指挥,必须教育整顿一下。

    高欢自恃兵力多,年年主动进攻西魏。双方一共发生了五次大战,分别是: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大战、玉璧之战,每战均精彩纷呈。本章先介绍前三战。

    一.小关之战,集中兵力、蛇打七寸的典范。

    536年12月,高欢督3路军进攻西魏:一路由猛将高敖曹挂帅,攻上洛(今陕西商县)。二路由大都督窦泰为主,率军攻潼关。高欢则亲率中军进驻于蒲阪关。

    蒲阪关,前文已多次提到,过了蒲阪关,就是长安的门户――潼关。高欢的目的不言而喻。三路大军中,攻击潼关的窦泰是主攻,其余两路都是为窦泰助攻。

    窦泰,名字起的挺霸气,然并非世出名将,高欢为何把主攻部队交给他?因为,窦泰的妻子是娄氏,娄氏有个姐姐,叫娄昭君,对,就是高欢妻子。

    把主攻的任务交给连襟,高欢放心。

    打助攻的高敖曹,率军自商山峻隘的山道中转斗而进,继而所向披靡,十几天就攻克了上洛,正准备乘胜攻击蓝田(今属陕西),结果,高欢来了军令--撤军。

    因为,窦泰自刎了。

    原来,高欢的战略战术被宇文泰看的一清二楚。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宇文泰佯装退保陇右,实际集中兵力,悄悄从潼关旁边的小关出城,突然袭击窦泰部。窦泰措手不及,兵败自刎,年仅37岁,上万人被俘。

    主攻军惨败,打助攻的高欢、高敖曹也没再攻下的必要和心情,全部撤军。

    二.沙苑之战,勘察地形、伏击战的典范。

    小关之战后仅隔不到一年,537年9月,高欢卷土重来,亲率20万大军还击西魏,进军路线:攻蒲津(今陕西大荔朝邑东黄河渡口),进驻许原(今陕西大荔南)西,兵锋直指长安。

    这种事怎能少得了马槊无双的职业好战分子高敖曹?他作为偏师,率军3万进攻河南。

    宇文泰率近万人自恒农(弘农)回师渭水南,征诸州兵迎战。高敖曹进而围攻恒农。

    东魏主力部队威胁长安,宇文泰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和兵力,遂主动将战线外移,令士兵在渭水架设浮桥,携带三日粮草,率近万名轻骑兵渡过渭水。

    10月初1,宇文泰进至沙苑地区(今陕西华阴县境内),与东魏军仅距60里。

    孙子兵法云: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地形是作战的关键,作战前要先仔细审查地形。将领要先把地图看的烂熟,到了现场之后,五十里之内要派兵打前站,看有无敌人的伏兵。之后要亲自勘查地形、记地形、一路打腹稿。

    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这就是著名的沃尔森法则。大唐李世民大帝就非常重视信息和情报,信息的获得莫过于战前地形勘察,且李世民战前勘察地形一定要亲历亲为,为此不惜多次遇险。洛阳之战,战前李世民到洛阳城外的北邙山,试图俯视观察一下城内情况,只带了500轻骑兵。

    早知道你有这个偏好。王世充带一万精骑兵突然出现,将李世民团团包围。

    王世充麾下骁骑单雄信冲到李世民马前,马槊已经高高举起,如此势能若一挥而下,世民大帝必然成对穿肠。

    千钧一发之际,门神猛将尉迟敬德从旁边大呼跃出,刺倒单雄信,拼死保护李世民杀出重围。这就是后来演艺中的“尉迟恭枣园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