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六十章 苟的住 (第2/2页)
不白的关系在眼前了,并且没有在先生面前出言不逊,插手这件事情,她还要有什么样的觉悟?当真是悟不出来呢。 先生摇摇头这弟子愚钝真的不是乱说,他这个先生一点私事,就这么点事,在女弟子眼里,竟然这么长时间放不下,别别扭扭的实在是小家子气。人家先生比姜常喜同大贵考虑的都周全,给大贵身份,大贵不需要,对先生是什么样的感情,大贵自己都是迷茫的。先生索性让大贵先跟在身边,让大贵有足够的时间想明白,然后做选择。 期间给大贵姑娘庇护。在先生看来很君子的。 先 生还同大贵承诺过,什么时候想明白了,若是愿意嫁人,先生帮着大贵挑合适的郎君。 当然了这若是让姜常喜知道,还有这个事情在里面,肯定要再次重塑三观的,自己还是对这个世界没有适应好。 姜常喜若是知道先生心里想的,定然要讽刺一句,您这心里难道装着天下了?这还是小事,一个女子的一生的幸福呢。这是蹉跎女子的青春。 当然了,虽然不知道先生的想法,可大贵以女郎的身份跟在先生身边,虽然必然会有些非议,可走,留之间方便。 这事姜常喜本来就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知道大贵没有跟着先生一起去广济寺祭祀的时候,姜常喜心里是松快的,至少这样的大贵,没准哪天说看不上先生,扭头就走了。 姜常喜是盼着这一日的。 先生这个年岁,成婚的话闺女都比大贵大了,年龄就已经够不相配的了,大贵这就是一时迷茫,哈。 这若不是大贵所求,姜常喜定然不准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话说,这样让大贵在先生身边,不谈感情,没有名分也不错,哪天想开了,转身利索。 周澜上衙以前喝到了夫人不知道从哪位神医那里开来的汤药,据说都是补脑子的。 听的周澜嘴角抽抽,这是嫌弃自己还不够用心,脑子还不够用,琢磨的太少吧?不然何至于就补上了。 你看看误会就这么出来了,姜常喜那是心疼他动脑子太多,给他补补的。 日子总是匆匆的,尤其是周大人这样,在翰林院,先后扬名两三次,扎下跟的。 不急不缓的做着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沉稳的让老翰林们频频点头认可。转眼就到了孩子周岁。 若按着姜常喜同周澜的本心,自然是不愿意委屈孩子的,周岁宴就该大大的操办才热闹。 可小夫妻想了一遭,就淡定下来了。 科考以来,他们府上热闹够多了。姜三夫人在京城的时候,府上,三天,三天的流水席,可一点都不少。没少惊动邻里,亲眷。 周澜的名声已经闯出去了,这俩年他们只求够稳。再弄大动静不合适。 何况如今的周澜,在翰林院两年多,去书院讲学认识的友人更多。亲朋故旧不好这么折腾。 用姜常喜的话说,只要你苟住了,就妥了。 虽然说有些狭隘,不够热血,可先生也得承认,女弟子说的有几分道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