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兵临城下篇 (第3/3页)
其实北汉人是灰过心的。可现在城里有条犀利的鞭子在抽着他们,给他们加油打气:不要怕,这只是我辽国先锋,大军尚未到,我们再多撑一会,大军一到,就可在太原城外尽歼宋军了。这个人是韩知璠,他本该是来干些花样文章的(奉辽帝之命来册立刘继元),此时却有些喧宾夺主,他接过了北汉军队指挥权,在城内日夜督察,指挥坚守,将北汉士气重又鼓舞了起来。 赵匡胤愤怒了,他想了一切办法,希望可轻松拿下北汉,本不愿在太原城浪费太多精力,在南方,在燕云,还有更多需使用兵力的地方。可到了今天,一切算盘全部落空,北汉依然硬过石头。 那剩下办法只有一个了。赵匡胤召来陈承昭“当初围城时,你便说朕有千万大军在此。如今你就把他们都召来吧”5月8日,赵匡胤引汾河围城,皇帝就像龙王爷,用起了千万水兵。可太原城厚,修得估计比三峡大坝还要坚固,滚滚汾河水并没冲垮太原城,倒像是为太原人修了道护城河。 千万水兵都不够用,只有派出自己精心训练的禁军了。12日,赵匡胤亲临太原城东南督军。王廷乂一看皇上都亲自来做啦啦队员了,豪气瞬间激发,一把脱下头盔甲胄,跳上小船就往前冲。可他不该把自己头盔取下来,城上箭矢如雨,其中一支直接射中了他头部。王廷乂一头栽进了汾河水里。14日卒。王廷乂不是唯一死在前线的禁军高级军官。15日,石漢卿也在一次进攻中被乱箭射中,掉入水中淹死。 此方位看来不利,21日,赵匡胤又转到西门,诸军强攻西门。可太原人将他们的进攻一次次击退。 但太原城局势还是越来越不妙,城内的郭无为坐不住了,到时城破,自己成了俘虏,还谈什么宋朝功臣,安国节度使呢?他突然从右倾投降派转身一变成了坚定的左倾死战派,要求亲自领军出城与宋军决战。他这一惊天动地的变化没惊动刘继元。刘继元相信了他,给了他精兵千人,还将城内最善战的大将刘继业、郭守斌派去做他副将。在延夏门亲自为他举行了出军仪式。 可让刘继元失望的是,郭无为一去,无所作为的回来了。这本是郭无为策划已久的妙计,一个劝降皇上失败后第二方案。只要成功引出城内大军一起投降,也许赵匡胤不会小气那个安国节度使职位吧? 出城后走着走着,郭无为才渐渐发现了不对劲,刚刚还晴朗的天空突然风雨大作。风萧萧兮雨水寒,郭无为的心更是寒到了冰点。因他发现了不妙的情况。 郭无为急急催马前行,心里默念:到了宋营就好,也许宋营上空是风和日丽也不一定。行至北桥,他勒马驻步,招呼两位副将,是的,到摊牌时候了,跟这两位大将说明厉害,指明前途,或许郭无为怀里还有宋朝招降这两位的诏书,他们应是良禽,知道择木而栖吧。可现实很残忍:刘继业回城了。有人报告:刘将军的马弄伤了脚,没法出兵了。战都没打,这马脚怎就伤了?可这还不是最坏消息,另一位大将郭守斌没任何原因,没任何解释,突然就失踪了。郭无为在风雨中大叫郭将军名字,可没人应答,他再看看自己身后,一千精兵只剩下数十人。宋营还能再去吗?几十人根本没与宋朝要官的资本,更何况如赵匡胤知道自己私藏了那40多份招降书却又策反刘继元失败,那就不妙了。剩下的选择只有一条:回城。 回到太原城的郭无为又成了投降派,没事又在刘继元耳旁唠叨:看,我们援兵已被打败了,契丹人头还在城外展览呢,还是降了吧? 刘继元这回点头了,做了决定:郭无为脑袋被展示在太原城内。刘继元忍无可忍了,他已放了郭无为一条生路,让他自去投降,可他偏要回城来动摇军心,这就怪不得自己不念旧恩了。况且他也保不住这位老道了,此人多番异举已是路人皆知,太监卫德贵都来告状了。为保存北汉最后一点士气,为安慰前线流血的战士,郭无为你死吧!带着你对政治生涯的无限向往、对大宋富裕生活的美好憧憬及那张安国节度使任命书去吧!只不知地府会不会需要一乱国的安国节度使呢? 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