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潇洒撤军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潇洒撤军篇 (第2/3页)

帝面前请战,要求再攻一次,愿以死换取胜利。赵匡胤再次展示了他收服人心的高超情商,扶起那些将领,脸上充满怜惜“你们都是我亲手训练,皆可以一当百。今天我宁愿不要太原,也不让你们再冒风险,去蹈必死之地”萬歲之声响彻全营!见过潇洒的,没见过撤退都这么潇洒的。

    此时辽国第二批援军已在他们的北院大王耶律屋质率领下到达太原城西。他们没有发动攻击,而是鸣鼓举火。向城内外的刘继元、赵匡胤同时送出信息。且有迹象表明:辽国的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也已出动,正兼程赶来。辽国派出如此高规格的两院大王,留给赵匡胤的选择只剩一个:马上撤军!李光赞、赵普都是如此劝他的。

    闰5月7日,赵匡胤最终下定决心撤兵。16日从太原出发。6月18日回到开封。

    赵匡胤本是嫌太原像个大公鸡,天天在上面叫唤得让他不得安生,于是冲进鸡笼要抢走大公鸡,却没想到遇上大公鸡宁死不从的抵抗。没法,他只好遍体鳞伤的退走。可赵匡胤没干好事,他顺手将温和的母鸡偷走了,这样大公鸡失了母鸡,就没法下蛋维持后代,大公鸡的灭亡便成注定的事。

    温和的母鸡便是1万多户北汉居民。14日,赵匡胤连发17路使者,将太原附近1万多户居民迁到了山东、河南。好了!请大家跟我到大宋享福,给你们粮食、土地、房子,更给你们保护。为示好,大方的赵匡胤还每人给了一匹布,另派禁军军官去百姓中招兵。赵匡胤是识货的,太原人已证明了他们的铁血,招这些人进来,可补充禁军的大失血,在以后更可以并收并。

    赵匡胤走了,大手一挥,将北汉命根带走,10年后北汉投降,当时的皇帝赵光义搞了次人口大普查,北汉全境只有35230户,兵倒有3万。后晋石重贵以7户养1兵已是穷得叮当响,1户养1兵的北汉就更是穷的……

    不过还好,赵匡胤似不想赶尽杀绝,他后来还留了30万石粮食和数万茶绢。这也许算是对备受欺负的北汉一点安慰。而北汉更像一被打劫的可怜人,在被人抢走所有东西后,抢匪突然回头丢下一百块钱:给你留点打车钱吧。

    北汉最终取得了这场太原保卫战的胜利,这是他们继击退柴荣后又一次战胜了中原强者。这次胜利当然属于他们坚强的性格,不屈的灵魂,可更像有幸运成份在里面。要不是宋朝特工突然发作,干掉了软弱的刘继恩,他们怎会迎来大神经的刘继元?要不是反骨仔郭无为太自私,也许北汉高层全投降了也说不定,要不是城内恰好来了位韩知璠,太原城能否守住实要打一大大问号。更要不是那堆神来之草,太原城可能早成了水池龙宫。最后还更有大呼侥幸的时候,宋军退去,太原人重建家园,开始将围了月余的河水引走。当水退去,泡了良久的城墙再也支撑不住,纷纷自我倒塌下来。那位辽使韩知璠指着到处塌方的城墙叹道“宋军引水浸城,知其一不知其二,如先浸泡再抽干,则太原早就完蛋了”

    韩知璠在感叹幸运,一个汉人正在他背后用冷峻目光注视着这契丹人。刘继业,一小节不亏欠,大义不糊涂的民族英雄!在小义上,他忠心为主,保护太原,保护皇上他不遗余力,但在大义上,他又可从整个民族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见过许多在大义上顶天立地,却在小节上却被人垢病的英雄如愚忠的岳飞。也见过许多在小节上谨慎,在大义上迷糊的人,如至今被人痛骂的冯道。

    刘继业不同,这会他目光越过韩知璠,落在了太原城外,宋军刚撤走的营地上,那是耶律斜轸数万迟到的辽国援兵。他们来迟了,但工钱能少一文吗?只怕不用多久,他们又会旧态复发,四处打草谷了。

    刘继业找到皇帝刘继元,将一大胆主意托盘而出“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我国,今天好机会,他们救兵骄而无备,可趁机袭取,抢他们的马,然后以河东之地归中国,则晋人免于塗炭,陛下长享富贵”像有点不厚道,人家千里迢迢来援战,你们还要黑吃黑?可细想之下,辽国来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