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仲淹三光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仲淹三光篇 (第2/3页)

么骂我?但愤怒归愤怒,高若讷没写信回骂,而是把欧阳大才子的原信上交,请皇帝亲自过目:您看一下吧,有这么当官的吗?

    欧阳修只是插曲,重中之重仍在范仲淹身上,他在钻牛角尖,他不怕死,就怕糊涂,定要把这件事是怎么失败的整清楚!想来想去,他的目光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没能扳倒吕夷简,这人干系也很大。可说此人是当时宋朝唯一能对抗吕夷简的人,无论资历、威信、名位还是在皇帝眼中份量,都只在吕夷简之上,如他能及时动手相助,吕夷简早就卷铺盖回家了。但让人愤怒的是,这人从始至终袖手旁观,根本无动于衷。

    当罪恶出现时,助纣为虐是错的,漠然视之同样也是错的,尤其是身有力量可阻止的人,当做而不做,更是在犯罪!

    本着这原则,范仲淹确定了这个人,且直接找上门去。他要当面质问:天理公道,朝廷法典,所有真理都在我一边,你为什么不帮我?

    这句问话是宋史中至关重要的一契机,它是一代名臣范仲淹苦闷悲愤到极点,忍无可忍才问出去的。痛心疾首,追问到底,他的临界点到了。这句话和对方的回答,就是范仲淹超越大宋所有人,被朱熹誉为三百年间第一人的根源所在。

    伟大的蜕变,终于开始了!

    “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王曾王大人,您身为宰相,理应弘扬士大夫的正气,可您袖手旁观,独善其身,您的盛德,在这方面有重大缺陷!

    没错,这能压制吕夷简的人就是王曾!以他当年对抗丁谓、制约刘娥的声望及多年首相的资历,无论从哪点来说,吕夷简都无法望其项背,如他适时出手,那就绝不是越职言事,吕夷简就必须一条条回答。而到了那一步,范仲淹深信吕夷简就完蛋了,因《百官图》上都是实据。根本就没法狡辩!但王曾却偏偏躲在一边看笑话,从始至终不吭声。那好吧!我今登门拜访,请问您到底是为什么,真的是金口难开?这一次,他如愿了,王曾静静的凝视他,轻轻地说——“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又是十二个字,可范仲淹一听。立即就呆住了。从字面上看,完全答非所问,并没回答自己为什么要无动于衷,可其中含义却非常深邃。

    从字面上讲,应这样翻译——手握国家权柄的人,如想让天下之恩惠皆归于己,那么相应的怨恨之情想推给谁?

    深一层含义,则应这样解读——手握国家权柄的人,如只想让大家说他的好。不让大家说他的坏,这是可能的吗?

    这是在说:吕夷简定是坏人吗?他做的都是坏事吗?做得越多,就越招人嫉恨,只有什么都不做的人。才没人讨厌!一语惊醒梦中人,范仲淹猛然自省,自己做的都是对的吗?一些最基本、平时绝不怀疑的原则观念在他心里生出了问号。

    是要建设,还是要破坏?回想这些年。自己在地方上的确又治水又救灾,做了很多实事善事,可只要一进入京城。就立即投入了破坏之中。如继续按着这样非黑即白的观念继续做下去,扳倒吕夷简之后还要再做什么?再去扳倒谁?一生就只是在打压、攻击、谩骂中过日子吗?

    谁做事,我就在边上铆足了劲等着挑他的错,这样的我,就是君子吗?观念的改变带来思想上的飞跃。范仲淹再不用王曾解释什么,就明白了王曾不出手的更深一层含意。如王曾出手,那就是大宋朝首、次两相间的对抗,以前有太多例子证明,只要出现这样局面,无论对错,都是同时下台的结果。那样是解恨了,可国家谁去管?大宋朝堂上下打成一锅粥,就是你范仲淹的盼望?

    黑、白之外,还有千万种色彩,要走对国家最有利的那条路。所以王曾选择了沉默,至于什么君子、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