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绣衣使_第二十一章:传闻是大儒弟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传闻是大儒弟子 (第1/2页)

    此时此刻,宋天工看着眼前的徐平安,若有所思的目光中,已经肯定了之前心里的猜想。

    徐平安身上恐怕有不为人知的大秘密。

    早在之前徐平安被鸿胪寺抓捕入狱时,作为绣衣御史府并不在权力的较量上对对方有多少畏惧,所以第一时间,宋天工就联系了上司地史,得到指令就是查。

    一位黄使不足以引起整个机构的注意,但是徐平安毕竟是自己部下,宋天工保持关注这件事情就是一个态度,也是绣衣使的底气和强硬的地方。

    所料不然,鉴于绣衣使的特殊存在,一直以来为武帝服务,这其中难免触碰到一些人的立场以及利益,所以不管是什么级别的角色,绣衣使落入其他派系手里,是一点好果子都得不到。

    宋天工曾去鸿胪寺看过徐平安,当他赶到的时候,徐平安已经死去,只是当他原本想回去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见江舟也前来,便让人放行了。

    江舟与徐平安的关系,作为上司的宋天工心里很清楚,心想徐平安已经死去,这点情分的忙,宋天工不介意顺手帮上一把,否则以当时形式,江舟一个黄使是无法见到徐平安的。

    结果当江舟进去的时候,鸿胪寺狱卒来报,宋天工惊奇地发现,徐平安竟然还活着。也因此,才有了后面鸿胪寺少卿赵封对徐平安的高抬贵手。

    不然就以徐平安一番逻辑想要自救,几乎难如登天,毕竟有现成的背锅者,谁会多生出枝节末端的给自己添麻烦,尤其是出自皇亲国戚的环境中生存的赵封。

    不管徐平安有什么秘密,宋天工打心里默认此事不再追寻。

    这是一方面,其次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今天早晨,文榜出现了一首名为《赠云中诗》的镇国诗,发表人正是大儒郭昌。

    甚至不少读书人留言询问,是谁写的这首诗,郭昌丝毫没有避讳,亲自下场说是绣衣御史府的黄使徐平安。

    天下大儒寥寥数位,就连武帝都是对这些人保持尊重,有大儒身在朝廷为百姓立命,也有大儒云游四海寻求上境。

    而这些大儒,无一例外的都是影响力巨大的人,其下门生众多。

    唯独郭昌这位大儒没有收过弟子,他一直秉承学问,精进自身,虽然郭昌没有收过弟子,但不代表郭昌没有影响力,恰恰相反,郭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没有人敢小看一位大儒所带来的影响力。

    现在,郭昌在文榜上公开有人赠他诗词,起手就是镇国诗,丝毫没有隐晦赠他诗词的人是徐平安,甚至在文榜上传开了一个话题。

    说这位徐黄使是郭昌的关门弟子,有人在下方留言附会,说郭昌一辈子拒绝过无数次青年才俊,断然不会收绣衣使当关门弟子的。

    但这条言论刚在文榜上发布,立马遭到了来自于其他读书人的反驳,因为如果不是得大儒教出来的学生,谁有能力书写镇国诗?

    天下读书人有能力写出镇国诗的,都已然在列,甚至不少人早已不闻世事。

    而且出手就是镇国诗的,恐怕只有传说中的亚圣才有这种能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