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尘赴长生_第1章 山海绘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山海绘卷 (第1/3页)

    姑苏城外没有寒山寺,却有一座太虚观。

    时值五月,小雨绵延,姑苏城外远看像是雨雾锁着绿障,浓云封住山隘,不是如何险峻的小山在浅灰色天空的映衬下,渺渺茫茫,犹如一副泼墨山水画。

    寒山小径上,一位小道士在雨幕下撑着油纸伞拾级而上,在其身旁还跟着一位面带愁容的中年人。

    小道士约莫十七八岁,身着青色道袍,头束芙蓉冠,发插子午簪,面似斧削刀刻,五官如雕似琢,在一蓑烟雨相衬下像是画中走出来的一般,很是俊朗。

    小道士名叫张修缘,乃是山上太虚观的道童,也是目前太虚观观主仅存的两位弟子之一。

    其身份对应的是‘金童玉女’中的‘金童’一角,模样自是不差。

    中年人唤作童永周,其人原本也是太虚观门人,按辈分而言,还是张修缘的师兄,只是后来还俗了,接替家中医馆在姑苏城中当了大夫。

    因其医术精湛,常常济困扶危,在姑苏城中名声向来不错。

    只是年前闹了医患,一个被他救治的游侠儿,嫌疗效未达预期,恼羞成怒之下持刀将他手筋挑断了。

    医不自医,治疗了一年多,现在双手哆嗦的便是东西都拿不稳,更别提帮人把脉问号,施以针灸了。

    两人小心翼翼的稳着迈出的每一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山路石阶因少有人走,已有点点青苔,加之下雨湿滑,他们可不想脚下打滑的从石阶上滚下去。

    “童师兄,山路崎岖,小心点。”张修缘替身旁的中年人撑着伞,对这位师兄的遭遇极为愤慨。

    “无妨,无妨…”

    童永周很努力的想要表现出不在意的模样,可看到那只哆哆嗦嗦的手,想到自己的人生因此而废,却怎么也表现不出来。

    看着渐渐出现在视线中的太虚观,他满脸缅怀之色的问道:“一别十年,师父…还是那样吗?”

    “尤甚之…”

    “这些年苦了你了…”

    “应该的…”

    待至山门,两人不约而同的仰头看了一眼,待看到牌楼檐下的‘太虚观’牌匾都已开裂掉漆,心中皆是暗叹。

    太虚观,真的没落了…

    太虚观传承至今已是第八代,如今的观主唤作张阳明,道号太虚,此道号乃是传自上一代观主,或者说太虚观每一代观主的道号都叫太虚。

    其人早年间乃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先天境大高手,而且不仅武功高绝,医术同样精湛。

    因常常济困扶危,矜贫救厄,在江南一带曾闯下过偌大的名声。

    姑苏城里的老一辈中,曾有不少大户仰慕‘太虚上人’的名号,或是供奉香火,或是送自家子嗣入观出家,以期能学到几分本事。

    童永周便是其一…

    彼时,太虚观香火鼎盛,门人近百,求福祈愿之人络绎不绝。

    而自十五年前,张阳明一次外出归来,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封闭道场山门不再待客,连门徒也不再管教,整日闭关修行,出关也是神神叨叨的,似是得了癔症。

    封闭道场山门不再待客,也就意味着没了营收;不管教门徒,也就意味着门徒学不到东西。

    一年两年倒还好,可一连多年没有营收,便是吃饭都成了问题。

    而且那些门徒出家本就是为了学本领的,一连多年学不到东西,变成了自费出家,自然也就起了心思。

    也有门徒劝诫过张阳明,但并无成效,反而被轰出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