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_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0节 (第2/3页)

打算盘。”温润可是知道,古代对商可是不看好的,因为商人子弟都要三代之后才能科举。

    另外就是商人重利,大家都觉得从商不好,不如种田。

    地主老财能穿金戴银,能绫罗绸缎,商人就不行了,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贡献,是不可能穿戴绫罗绸缎这样的东西的,他们只能穿苎麻、榨蚕丝纺的布料等等。

    一些带颜色的绫罗绸缎什么的,都不行。

    作为一个读书人,温润可不能让人觉得,他是个账房。

    这对他的名声不好。

    “是,是,是九章算术,就是学问,学问!”果然,村长很容易就改了口:“好歹是给孩子们开蒙启智了,我们都十分感谢温秀才。”

    要没温秀才,他们这十几户人家,都还是睁眼瞎呢。

    本身莲花坳就是流民组成的,来来回回的就这么多人家,也就村长认识一些字,还认不全。

    如今他家孩子认识的字都比他多了。

    要是真的学有所成,出去就能从伙计一路走到掌柜的,那可真是吃香的喝辣的啦。

    因为如今商铺里的伙计好找,掌柜的可不好寻,更何况,是掌握“核心机密”的账房了。

    往那里一坐,打打算盘,写点账本,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一年的工钱,都比大伙计高,而且还不会特别累。

    这是一个铁饭碗一般的活儿。

    甚至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哪怕不找个商铺,在家种地,卖粮食的时候,那也能算清楚账目,免得被人欺骗。

    走到哪儿都让人高看一眼。

    虽然莲花坳人口不多,可为了下一代,他们十分虔诚的感谢温秀才。

    故而给了王家送来好多东西,更教育家里孩子,好好学习!

    以前没来,是因为孩子们去读书,说是读书可是只半天时间,能学什么?现在知道了,温秀才是真的在教导孩子们,那家里就不能不当一回事儿。

    “不用客气,我也只是给孩子们启智开蒙而已,将来他们若是读书好的话,还是要送去官家开办的书院才是。”温润可不敢大包大揽。

    这年头想要依靠读书出人头地的可不少,但是科举岂是那么容易的?寒门难出贵子,说的就是寒门小户,没那个能力供的起,读书还是花费最小的一项事业,要是练武的话,更难!

    加上本人的眼界和见识,以及赶考需要的花费,唉,温润心里叹了口气,这帮孩子们,未必能像他一样,考个秀才,他这个原身去考了举人,不也没考上吗?没有通知就没考上。

    第17章 二伯娘

    有了这个希望,不少人家都干劲十足,同时也不再对刘翠花的事情说三道四,翠花婶子知道了之后,又特意去挖了一些野菜,送给了温秀才吃。

    也去王家又给做了几顿饭,还给他们洗了衣服……大概这是她能为温秀才做的一点事情了。

    温润也不拦着,因为他知道,这个可怜的妇人,在用这种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报答他对她的维护。

    眼看着就要立秋了,温润打算给孩子们放个农忙假。

    不能因为他们是孩子,就不帮家里头的忙……其实在这个时候,孩子们都是当半个大人用的,尤其是在农忙的时候,春种秋收都是大事情。

    农家孩子们都当家早,就算不能下地干活,也要在家做家务,做个饭什么的,给家里人帮把手。

    莲花坳因为是属于有山有水的地方,这里有旱田也有水田。

    水田种植的稻米更是大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尤其是缴纳税粮的时候,官府可是要收好粮食的,稻米一般都是上税用,其次是卖钱,农家人很少吃到自己种的稻米,旱田种植的就是小麦或者是谷子等物。

    尤其是莲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