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_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4节 (第1/3页)

    “乖啊,不哭,不气。”温润只能安慰三个孩子:“等你们长大了就好了。”

    王珏看着温润,小小的少年,稚嫩的脸庞上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哥夫,不用听二伯娘胡咧咧,以后我给你养老送终,我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我们王家以后上坟烧纸,供奉祭祖,都有您的一份!”

    “我也是!”王瑾也赶紧表态:“哥夫,我也是。”

    “好,哥夫知道。”温润哭笑不得:“好了,赶紧去洗把脸,今天的事情就当它过去了,别多想,咱们该过日子过日子。”

    婆家人什么的,对他来说,只有这三个孩子。

    二伯娘什么的,说实话,温润没看在眼里。

    敢打王玫小姑娘的主意,温润觉得他们是猪板油吃多了,蒙了心了!

    温润没当一回事,第二天跟两个弟弟商量,秋收的粮食,他们要都留下,不够吃的话,甚至要再买一些回来储藏。

    “不如就买咱们莲花坳的粮食,去粮店买还贵,直接收购村里多余的粮食就行。”这是温润的意思。

    二弟王珏刚要说话,突然门口来了好几个人,隔着木头大门,朝王家喊,出声的是张大爷这个村长:“温秀才?温秀才?你在不在?”

    “在的,村长。”温润一听这动静就带着三个孩子出了门,结果一抬头,顿时愣住了。

    第24章 衙役

    只见张大爷身后跟着好几个人,可这几个人,均穿着衙役的衣服,这是正儿八经的在班衙役。

    衙役,衙门里的差役,亦指在衙门中当差的人。

    这个时代的地方州县等衙门内供驱使奔走之差役隶卒人等,统称衙役。

    具体又有内班与外班之分:内班是在衙内服役,如门子、侍役之类;外班又有壮班、皂班、快班等“三班”以及粮差、仵作之类。

    都是招募自民间市井,属于职役性质之义务职。有的父子相承、世代执役;有的临时调集,事毕仍复为民。

    其身份地位也有所区别。

    按照现在的规制,凡衙门应役之人,除库丁、斗级、民壮仍列于齐民,其皂隶、马快、步快、小马、禁卒、门子、弓兵、仵作、粮差及巡捕营番役,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都有些低贱,故而皆为贱役。

    尤其外班中之皂班、快班及粮差等衙役,大都来自市井,世代相承执役,类多无赖之徒,往往倚仗官衙之势,巴结上官,并与劣幕、恶吏等联为一气,敲诈勒索,侵害平民,为恶乡里,被时人称作“衙蠹”,实为地方吏治一大弊害。

    但是呢,有些地方氏族做大,上官又不得不依靠这些泼皮无赖,狠人恶徒来震慑那些氏族,以期能管理好这一片治下之地。

    不过这些衙役的地位低于吏员。

    吏员尽管没有品级,但好赖还是官方人员,而衙役根本没有官方身份,只属于为衙门服役性质。

    这些人负责衙门的站堂、缉捕、拘提、催差、征粮、解押等事务。

    以本县衙门为例,胥役分为四班,即皂、捕、快、壮班(也有称分为三班衙役,不包括捕班,或捕快合一)。

    各班均有班头,或称头役,统领本班。

    衙役也有定额编制,并非是没有限制。

    而本县衙役定额为:门子二人,皂隶十六人,马夫二人,禁卒八人,轿夫与伞扇夫四人,灯夫二人,库卒四人,仓夫四人,民壮二十人。

    但实际上的衙役数量,都大大超过了编制。

    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